“脑子进水”在医学上称为——脑积水。
脑积水是由于颅脑疾患使得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因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量增加,脑室系统扩大或蛛网膜下腔扩大及颅内压增高的一种疾病。其常见症状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偶伴复视,眩晕及癫痫发作等临床症状。
脑积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绝大多数脑积水是由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如果障碍发生于第四脑室孔以上,称为阻塞性脑积水;若障碍发生于第四脑室以下就称为交通性脑积水,二者决定于脑室的脑脊液是否可以通行到脊髓部的蛛网膜下腔。那么脑积水的致病原因有哪些呢?
脑积水致病的常见五大原因:
1、先天畸形:较多见的是脊柱裂,大脑导水管畸形或脑血管畸形等。
2、颅内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或结核性脑膜炎未能及早适当地治疗,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了脑脊液循环孔道,特别是第四脑室孔及脑底部的蛛网膜下腔的粘连。
3、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后的纤维增生可引起脑积水。
4、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可阻塞脑脊液循环的任一部分,多见于第四脑室附近。
5、其他病因:如维生素A中毒,或维生素A严重缺乏也可使脑脊液容量增多,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脑积水的病理改变为脑室系统逐渐扩大,第三脑室向下方隆起压迫垂体及视神经交叉部,透明隔可穿破,脑实质变薄,以额叶处明显,甚至穿破侧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胼胝体、锥体束、基底节、四叠体、脉络丛及脑干等处均可因长期受压而萎缩;白质脱髓鞘变,神经轴受压变形,胶质增生及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等。
脑积水危害严重,应及早治疗!
脑积液主要由脑室的脉络丛及毛细血管产生,每日约产生-mL左右,具有维持脑组织渗透压和颅腔压恒定的作用,其次还在脑组织代谢方面起淋巴液的作用,并具有缓冲外力、减少震荡的保护功能。
患者一旦出现脑积水,会严重破坏大脑功能,且危害范围比较广,主要与发病经过有关。进展缓慢的脑积水表现为脑室膨胀、脑皮层、脑实质萎缩,最终导致平衡失调、大小便失禁;若脑积水进展速度迅速,则可能形成脑疝,甚至快速引起患者昏迷及死亡,若患者为此类脑积水,应尽早手术治疗。
脑室-腹腔分流术,帮助患者康复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又称V-P分流术,对脑脊液进行分流改道,将超过正常脑室量的脑脊液经引流至腹腔内,降低颅内压,是防止脑萎缩的一种重要方法。
优势:
1.手术安全性:神经影像学、神经内窥镜、显微手术器械、立体定向神经导航系统,全方位定位脑积水压迫区域,达到根治目的。
2.手术路径多,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脑积水,使患者彻底康复。
3.手术方法多样、操作简单、效果立竿见影等优点。
4.手术几乎没有并发症,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可完全治愈。
脑积水并不可怕,只要患者能及时就诊,及时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绝大多数能够康复。特别是因胎儿期发育不良引起的先天性脑积水,可以通过分流手术等方式得到有效控制,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