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们应该都注意到了,宝宝出生之后头顶和后脑勺都有一个窝窝,摸上去软软的,没有头骨,有时候还能看到像心脏一样跳动,这就是囟(xìn)门。随着宝宝长大,囟门会慢慢闭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老人常说,囟门就是孩子的命门,是严禁触碰的区域。
首先,我们来科普一下什么是新生儿囟门:新生儿囟门指的是,由于新生儿在出生时,骨骼发育还未十分成熟,骨缝也没有完全闭合,因此,在新生儿的头顶前会出现一个菱角空隙,这就是新生儿的前囟门,又叫大囟门。而在新生儿头顶后的“人”字形的空隙是后囟门,又叫小囟门。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衔接处存在缝隙,且在头顶及枕后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正常宝宝出生时,前囱门的大小约为1.5×2cm,一般来讲,宝宝在1岁至1岁3个月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后囟门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多在出生2-3个月时关闭。
为啥会有囟门存在?
?帮助宝宝顺利通过产道
头骨中间有缝隙(也就是卤门),所以宝宝的头部就有伸缩的余地,在分娩的过程中,宝宝的头部受挤压变形变小,可以让宝宝顺利的通过产道,这也是为什么刚出生的宝宝头型会不正。
我曾经说过宝宝不能用枕头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初期并不需要定型枕头来强行矫正,而是在睡觉时调整宝宝的睡觉姿势,后期宝宝的头型自然会慢慢的恢复正常的形状。
?给头部发育预留空间
宝宝的大脑发育特别快,到1岁时大脑重量已经是出生时的两倍多。然而大脑是在颅腔内不断增长的,如果颅腔的容积是固定的,那么大脑发育势必受到限制。随着大脑的发育,颅腔也在不断增长,头围从出生时的约34厘米增长到约46厘米,囟门的存在给大脑的生长留出了空间。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囟门一般是2×2厘米大小,呈菱形,随着宝宝的长大,囟门也略有增大,到6个月左右时囟门长到最大,然后又逐渐缩小,到1岁~1岁半时闭合,原来那个软软的区域会被颅骨覆盖。
囟门,有时让妈妈很紧张
宝宝囟门一跳一跳的,是正常的吗?
正常的。囟门的表面是头皮,下面是脑膜,再往下是大脑和脑脊液。一跳一跳是宝宝的脑脊液随着心脏跳动、血压的变化,表现出的搏动。
囟门凹陷了,是怎么回事?
最常见的原因是宝宝的身体内缺水。比如说腹泻后、或者发烧,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出现囟门凹陷。
还有其他原因,像营养不良、消瘦、疾病,囟门也会表现为凹陷。
给宝宝洗头会伤害到囟门吗?
因为只有一层皮肤和脑膜,没有骨片保护,不能用力重压。清洗囟门时一定要轻柔,用手指的指腹轻轻地揉洗,不能用手指抓挠。洗头水不要过热,最好用温水。
17个月了前囟门还没有闭合,是缺钙吗?
囟门迟闭的原因有很多,缺钙、营养不良,还有像患有脑积水、甲状腺功能低下、佝偻病等疾病,都会引起囟门迟闭。
所以,如果发现囟门关闭异常,咱不能简单的就判定是缺钙,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哦。
囟门没闭合的宝宝,一定要带帽子吗?
囟门并不怕吹风,只要温度适宜,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宝宝是可以不用戴帽子的。但是夏天日照强烈,帽子能防止宝宝中暑。冬天出门戴帽子,在保护囟门的同时又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总之呢,对于囟门,咱们就把它当作是宝宝特定时期该有的生理特征吧,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妈妈们也不用太紧张,平常心看待好了。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