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安全帽分类
安全帽特点
安全帽用途
安全帽优势
安全帽介绍
安全帽发展

极致匠心,盏盏心灯被她点亮天津大学经管

翻开赖小莹的履历,忍不住感慨太过丰富,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又收获满满。她从本科毕业就投身高校工作,自年进入武汉工程大学起,先后担任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科技处成果管理岗主任科员、国家磷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办主任等职,年转为管理学院教师,年3月被聘为院士助理,同年12月出任科学技术发展院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年6月,调任至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育人育心,润物无声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丰富的从业经历帮助赖小莹积攒了大量的经验,也让她对教育工作有了独到的理解,她将其总结为“慧心、明义、博爱”——慧立世之心、明忠德之义、树大爱之胸怀。她认为,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教导学生探查内心渴求与自我认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与完整人格的一个关键时段。所以,面对学生,她严慈相济、心思慧敏,不仅给予最耐心的指导、最贴心的关怀,还创造了很多独特的方法。一次支部会上,大家意见分歧较大,眼看争执不休,她干脆休会并现场组织了一个“解手链”的小游戏。在她的引导下,同学们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逐渐转身“解开”手链,让只知埋首在知识海洋的同学们忽然明白了原来世界还有另一个维度,而很多的问题只是因为“当局者迷”。游戏结束时,赖小莹适时地引导道,“你们看,很多时候也许只要转个身,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场的同学们会心一笑,不用更多的语言,顿悟了换位思考的意义。还有一次党校考试,一些同学为图方便穿着拖鞋踢踢踏踏就来了。党员的选拔是严肃的事情,能够进入党校学习的同学在方方面面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穿拖鞋考试,看起来是仪容仪貌的小事,究其根本却是心乏敬畏——连校纪校规都不能遵守,何谈对信仰的追求呢?为了给这种懒散随意的态度一个“教训”,更为了纠正这种态度折射出的价值观偏差,她当场决定推迟开考半小时,要求所有穿拖鞋的同学换鞋再来,并在支部活动日以“党员的标准”为主题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以真心换真情,赖小莹的学生缘好到无以复加,同学们不仅默默记得她的生日,还为她精心策划生日惊喜——课程结束,教室灯突然熄灭了,同学们一齐唱起生日歌,还偷偷安排了她同事的小女儿捧着一束和小家伙差不多高的鲜花,伴着歌声蹒跚地送到她面前。小丫头天真可爱的笑容和同学们热情的歌声一度成了她最温暖的回忆,之后每逢工作中遇到困难,这份温暖与感动都能带给她极大的安慰与鼓励……凡此种种故事太多了,从教17年来,赖小莹时刻秉持“育人育心”的理念,鼓励每一位同学持正向上、独立奋发,追逐人格的完整,成为社会的栋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科研的意义,源自实践,服务于实践。赖小莹与科研的交集来自于攻读博士的那段经历。她说,“选择继续读书是想追求个人的圆满,虽然最后并不能成为完人,但这个不断充实的过程让我享受其中。”求学过程中的磨砺与提升,让原本只想拿到学位的她,被一个个枯燥的数据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所吸引了,这种吸引让她欲罢不能,不仅在博士在读期间就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还最终促使她从行政领域义无反顾地转向了科研领域。她的研究方向是资源的可持续评价,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一次前往磷矿企业的实地调研深深地触动了她。由于缺乏约束、无序开采,曾经青山绿水的磷矿山已满目疮痍。不仅是环境问题,磷肥是三大基础肥之一,磷资源的短缺还会造成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赖小莹一遍遍地求教业内专家,一边萌生对磷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的想法,在科技部征集“十二五”支撑计划意见时,她积极奔走,联合相关企业一次次向科技部主管部门汇报,共同将磷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列入了指南,之后她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绿色磷矿山可持续评价研究。曾经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她头顶安全帽、身着工装服、脚踩42码的大靴子(工地最小尺码),下到多米深的矿井里面。工地的师傅佩服地说,“赖老师还是第一位为科研而下矿井的女同志!”面对矿洞里晦暗不明的灯光、泥泞且坑洼不平的小路还有压抑的巷道,她丝毫不畏惧,深一脚浅一脚地进行探查,用行动诠释了科研工作者追求真理的精神。经过严谨的科学实践,她与团队成员成功开发出《磷矿山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多尺度模拟与健康评定系统》等成果。此后,她由磷资源领域延伸到了由资源开发引起的系统生态环境问题,展开了更高视角的宏观思考,并欣喜地发现此前基于磷资源开发与环境之间的协同生态关系以及生态服务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已逐步开始引导磷资源开发政策的制定,这无疑是对该领域科研人员最大的肯定与鼓励!但同时她也发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信息化的互联互通下逐渐融合,研究成果与研究范式几乎“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她认为面对层出不穷的信息和技术的冲击,要守住本心、坚定目标,不随波逐流才能得其始终。就这样,在科研领域并不“高产”的赖小莹坚守在应用领域,踏实做好每一件可能让社会进步一点点的小事情,她说,“久久为功”,才能给社会这张考卷一个圆满的答案。重启征程,只争朝夕与天大的相遇,是一场缘分的交织。生命的玄妙之处在于,你总是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碰见什么。某次偶然的机会,赖小莹跟随王慧敏教授外出进行项目交流。这是赖小莹与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第一次产生交集,她直观地感受到天大人独有的严谨治学和实事求是,老师们乐观开朗的性格也感染了她,在王教授的鼓励下,她决定到天大来看一看。只是一眼,便被天大的一砖一瓦、一树一木深深吸引,她说,这里古朴大气的建筑风格带给她踏实舒服的感觉。从此,这奇妙的人缘与物缘在冥冥之中指引着她来天大经管深深扎根。其实,经历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种种磨砺、已经闯出了一片天地的她本可偏安一隅,可她却不断鞭策自己跳出舒适圈,不管是攻读博士学位还是来天大扎根,一路砥砺前行。“选择来天大是我这辈子做出的最艰难的选择。”南北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高校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压力,一切都像一个黑箱一样笼罩着她,最终做出决定还是源于她对于自我成长的执着追求,她形容这是一个“虽千钧压力但是不把握会毕生后悔的选择”,于是在相当一段时间的踯躅之后,她毅然做出决定,举家搬至天津。甫一上任,她就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在她的眼里,过硬的专业技能、严谨的教学风格是一位教师的必备素养。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节奏,本可以不参加“助课”的她毫不迟疑地递交了助课申请,还在主讲老师的支持下进行了两次独立授课,竟然两次都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崇实事而求是,践商道以化成”的学部使命仿佛一把无形的尺子,时刻在丈量着她、推动着她,“没有只争朝夕的劲头,在天大的环境里就如同逆水行舟”。为此,她努力前行,编织着属于自己的风景线!后记在问及教师应该具备什么基本素质时,赖小莹说,过硬的心理素质、崇高的道德品质以及无畏的奉献精神必不可少。不仅是面对学生,面对工作关系也是一样,要有先人后己的大度,不计小节、甘于付出。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当被问到是否还坚持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她浅浅一笑,淡淡地说道:“没有,确实没时间。”大量出差之余,她白天推进项目进展、参与团队研讨;夜幕降临,她又担起母亲的责任,陪伴孩子,惬意的亲子时光是她最大的安慰,也是激励她奋斗的最大动力。问及要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她说,你若问我有什么遗憾的事情,那一定是没有把握住寸秒寸金的求学生涯!所以她想对同学们说:明确目标,把握当下,心怀家国,志存高远!居安思危,她不畏艰苦追求完美,她永不止步培育人才,她倾心竭力祝福赖小莹老师在天大实现更大梦想!赖小莹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子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数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要从事复杂环境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本人讲授课程包括管理学等。采访/张慧宇文慧文字来源/张慧图片来源/赖小莹底图制作/马昱洁图文编辑/刘洋责任编辑/李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jmgt4000788781.com/wbxnjs/13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