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吃”的追求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填饱肚子,
我们更要吃得丰富、吃得健康。
或许你身边也有这样一群精致的小伙伴们,
他们每天都要计算着一天摄取的营养成分,
生怕多了、少了,自己就不那么健康了~
BUT!!
现在你可能不仅仅要看糖分、脂肪、卡路里了,
因为,这些在营养成分表上,你并不会注意、也并不熟悉的东西,
不小心进了肚,不仅没有营养,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甚至致癌!
近日,澳洲第九频道(9News)就曝光了两种超市食品中常含有的添加剂,
它们藏在超过种商品中,
却是可怕的健康杀手!
(来源:9News)
饱受质疑的代码-E据澳媒9News报道,根据最新研究表明,
在澳洲超市中最常见、也是人们最爱吃的零食:
棒棒糖,饼干,沙拉酱以及口香糖等商品中,
都有可能含有致癌物质!
(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在5月14日发表的研究报告)
悉尼大学研究人员表示,
他们在澳洲近种超市产品中发现的添加剂“E”,
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实质性和有害影响”。
这项发表在《营养前沿》(FrontiersinNutrtion)的研究成果报告显示,
“E”可以影响肠道微生物群,
更可能导致炎症性肠病或结肠、直肠癌等。
那么,这个几乎没有听说过,
却存在与近种超市常见食品中的致癌添加剂究竟是什么呢?
01什么是“E”?这个代号为“E”的添加剂,也称为二氧化钛(Titaniumdioxide),
在中国又名钛白粉,
是一种用于白色、不透明或产生混浊效果的着色剂。
它常见于口香糖,牙膏,蛋黄酱,调味品和一些糖果食品中。
与其他基于化学的食用色素不同,
“”含有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是各种产品中的微观粒子,如防刮太阳镜,汽车漆,一些防晒剂和药品。
该研究的联合首席作者、副教授WojciechChrzanowski表示,
纳米粒子的摄入,
也与“自身免疫疾病,哮喘,过敏和生殖问题”有关。
(研究人员WojciechChrzanowski)
“其实,我们一生都在接触纳米粒子,但是现在我们正处于过度暴露的阶段,”他告诉记者。
他还提醒消费者们,
应该意识到与这些(产品)相关的潜在风险,
并且需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限制这些产品的消费。
多年来,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oodStandardsAustraliaandNewZealand)一直声称,
没有什么证据显示食品中存在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然而,根据该研究发现,
其实在澳洲超市很多商品的营养成分中,都含有这个添加剂!
MMS巧克力
Milka巧克力、
EclipsePeppermintMints口香糖
Skittles彩虹糖、
CaramelCream
ColeslawDressing沙拉酱
BrachsCandyCorn
HersheysChocolateShellTopping(好时焦糖)
TinyTwinklersBiscuits饼干,
MarsChocolateBar(Mars巧克力棒)
甚至一些高级甜点品牌如Fauchon和JeffdeBruges的一些甜品,
也使用了E添加剂。
此处,求广大零食爱好者(包括小编),此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尽管,在澳大利亚,
目前还没有计划从超市下架这些含有添加剂的食品,
但澳洲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SANZ)表示,他们将会一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