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脑积水原因
脑积水特征
外部性脑积水
脑积水治疗
脑积水手术
脑积水预后

温州市区知名餐厅被查

人均消费近元的高端餐厅,后厨出现过期调味料;菜单上的“法国鹅肝”,实际来自安徽;真空包装的火腿片,标签被人为撕毁……3·15前夕,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兵分三路,以交叉检查的方式对市区20余家餐饮场所进行突击检查。

温都记者随同市监执法人员,全程直击检查过程。当天,执法人员查获了餐饮企业消费欺诈、使用过期食品、进口食品缺少“三证一码”等问题,在责令整改的同时,对相关涉嫌违法行为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进口食品没有“三证一码”

“西班牙火腿”无法自证清白

餐饮企业使用的进口冷链食品是否具备“三证一码”(三证指的是: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一码是指:“浙冷链”系统如实记录查验信息,加贴“冷链食品溯源码”),是当天检查的重要内容。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了多批次来路不明的进口食品。

在位于会展路的某餐厅,执法人员在当天菜单上发现一道名为“西班牙火腿”的菜品。“如果是进口的冷链食品,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必须确保‘三证一码’齐全。”在执法人员的要求下,酒店工作人员从冰柜中找出了几包真空包装的火腿片,但无法出示相关进货单据。

记者注意到,这批火腿片的外包装上均有标签被撕毁的痕迹,已无法查看到具体的生产厂家、保质期等信息。经过清点,执法人员现场查扣了该餐厅11包无法自证来源的“西班牙火腿”。

此外,在餐厅的冷菜间内,执法人员发现内部违规堆放了纸箱、绿植等无关杂物;该餐厅操作人员未能严格执行进入冷菜间“二次更衣”等制度,执法人员均依法责令该餐厅立即整改。

“法国鹅肝”实际产自安徽

某高档餐厅涉嫌消费欺诈

位于瓯江路的某餐厅是一家人均消费元的高档餐厅,执法人员在店内查出了涉嫌消费欺诈线索。在当天的排菜清单中,执法人员注意到一道名为“西式法国鹅肝”的菜品,于是要求商家提供该道菜品的食材进货单据及进口凭证。

“我们财务下班了,单据一下子找不到,外包装也已经扔了……”对于执法人员的询问,该店厨师长这样说。

不过,餐厅工作人员随后还是在该餐厅内一垃圾桶里把鹅肝外包装找到了。据包装显示,该鹅肝的生产地为“安徽省六安市”,并非所谓的“法国鹅肝”。

在瓯海区潘桥街道的某大酒店,执法人员在二楼后厨冰柜里发现大量用透明塑料袋包裹着的冷冻海货,上层冰柜中摆放着已加工过的切片火腿、三文鱼。

“外包装没有了,东西都是刚刚买回来切好的,北极贝是福建那里的,三文鱼是新疆和青海的,雪花牛肉这些都是国产的。”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该酒店厨师表示采购人员已下班,具体的进货渠道等证件要第二天才能拿过来。

日本料理餐厅使用过期食品

饮料外包装上还黏着死蟑螂

位于米房创意园的某日料店人均消费多元。餐厅内的装修风格清新雅致,但进入后厨却是另一番环境。

该料理店后厨的地面油腻且潮湿,走上去鞋底有轻微黏连感。一旁的置物架上,凌乱摆满各类调味料。

执法人员提取其中几瓶查看,发现多瓶调味料已过期。其中一瓶保质期18个月的橄榄油是在年8月生产的,已过期将近2年时间。

在该料理店吧台区域,执法人员还发现两罐桂圆红枣枸杞饮料(净含量1.2千克)均已过保质期,其中一罐外壁还黏着一只死蟑螂。

记者通过网购平台检索发现,这是一款浓缩茶饮原料,每罐售价28元,可以冲调20多杯桂圆红枣茶。在该料理店的菜单上,一杯桂圆红枣茶的售价也为28元。

多家餐饮企业查到过期调味料

有餐厅曾涉嫌虚假宣传被查

在市区车站大道的某餐厅,执法人员在餐厅库房检查时发现两瓶已过期的调味料。其中一瓶为“东字淡口酱油”,生产日期为年2月1日,保质期至年1月31日;另外一瓶则为“苹果醋”,生产日期为年1月,保质期则是12个月。

在该餐厅库房,执法人员还发现一些调味料存在混装的情况。比如:一款名为“烤鳗酱”的瓶子中,装的却是餐厅自制的酱料。虽然餐厅工作人员在瓶子上贴了标签,并标上了制作时间,但没有标明保质期。

在该餐厅提供的食材检测报告中记者看到,餐厅没有选用进口食材,比如“牛小排”的供应商是山东企业,“黑虎虾”的供应商是厦门企业,鱿鱼的供应商则来自漳州等。

对此,执法人员询问该餐厅现场负责人,此前其对外宣称部分菜品食材是进口食材,“为什么食材检测报告中没有进口食材?”对此,餐厅负责人称:“现在餐厅实际上已没有选用进口食材,此前因为宣传上没有及时更正,年曾被鹿城区市场监管局处罚。”

据“天眼查”显示,确如餐厅负责人所说,年12月15日,鹿城区市场监管局曾以涉嫌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对该餐厅进行行政处罚。处罚的依据是,该餐厅从年5月起在大众点评(美团)对其店铺部分食材宣传上直接标明或间接暗示为日本进口食材。而实际上,自年5月起,该餐厅所采用的食材已全部选用国内食材。

此次检查中,调味料过保质期较为普遍。除了这家餐厅外,当天检查中还发现另外3家餐饮企业有过期调味料。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督促企业食品安全专管员整改到位,并对超过或未标明保质期的调味品予以查扣。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市市场监管局方面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切实强化对辖区进口冷链食品的动态监管和现场核查,加大对相关市场主体的教育引导和服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同时,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强化执法震慑倒逼行业规范,筑牢食品市场安全防线。

新闻+

按照“全受控、无遗漏”要求

全市市监系统大排查大整治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按照“全受控、无遗漏”要求,不断强化市监领域各项防控措施,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市监阵地”,取得积极成效。

在冷链食品“四道防线”方面,目前集中监管仓、核酸检测站消杀检测后出库吨;省际检查站检查车辆数辆,分类处置辆;冷链食品扫赋码32余万次,赋码率、扫码率保持两个%。今年已高效处置涉疫冷链食品应急协查事件8起,消除了相关风险隐患。

在进口水果物防方面,创新实施进口水果首站联络制、阳性熔断机制,落实进口水果批发市场属地街道和市场监管所“双驻场”制度,全面摸清了全市进口水果经营户底数(共户)。

在专业市场进口商品物防方面,完成全市家正常经营专业市场的排查,全面纳入“专业市场防疫在线”管理,排查发现涉进口商品的专业市场11家经营户68户,已全面完成6家市场项存量进口商品销号。

在农贸市场和药店防控方面,全市在册家农贸市场积极推广应用“人防+技防”手段,药店累计监测实名登记购药人员信息近21万条,排查红、黄码及中高风险人员人次,均已报属地处置。

在执法检查方面,持续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市市场监管局领导带队多次赴基层开展督查指导,目前累计出动4.8万人次,检查相关市场主体7.6万余户次,整改短板问题个,立案23起。

APP、柒零叁网温州论坛综合编辑

来源|温州都市报

编辑|明月复明月

审核|百晓后生

广告合作,商务合作联系电话(手机):

如果您有新闻爆料,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jmgt4000788781.com/njszl/11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