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往往上有老人,下有稚子,身边有伴侣,此时最怕生病。而这正是41岁老刘的真实写照。
老刘是佛山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时,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医院急诊就医。经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回家后第二天,药都还没吃完,老刘感觉自己看不清东西了,医院检查,鉴于老刘出现的种种症状,医生就让老刘赶紧做影像检查,结果查出颅内占位性病变,医生高度怀疑是脑肿瘤。
41岁,刚过不惑之年,老刘却疑惑了。自己平时身体很好,也没有不良嗜好,怎么就被脑瘤“看上”了呢?
经多方打听,老刘找医院神经外六科主任吴杰。经检查,吴杰术前初步诊断是脊索瘤或软骨肉瘤,而术后病理最终显示是软骨肉瘤,位于后中颅窝右侧!
“偏爱”中年人的颅内软骨肉瘤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没有原因。就像老刘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就得了脑肿瘤,还是闻所未闻的“软骨肉瘤”。对于软骨肉瘤的病因,在医学上目前也还没找出谜底。
据吴杰介绍,软骨肉瘤是一种来源于软骨细胞的原发恶性肿瘤,具体病因不详。而老刘确诊的颅内软骨肉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好发于颅底。有学者认为,颅内软骨肉瘤源于胚胎时期的软骨残留或硬膜成纤维细胞化生。
41岁正值壮年,却也是颅内软骨肉瘤的高发年龄段。研究表明,颅内软骨肉瘤发病年龄范围很广,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软骨肉瘤呈缓慢浸润性生长,症状在初期不典型。当知道自己头晕头痛这些小毛病可能都是颅内软骨肉瘤发出的“危险信号”时,老刘有点不敢相信,“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疫情,平时像头晕头痛这种小毛病,我可医院检查。”幸亏及时就诊,老刘颅内的软骨肉瘤被发现时直径约为1.5cm。
吴杰介绍,颅内软骨肉瘤常与颅内的重要结构(如下丘脑、脑干及颅底重要神经血管)相邻,而且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对术者要求极高。经综合评判,吴杰团队决定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实施神经内镜经鼻蝶右侧鞍旁-桥前池-鞍上池占位性病变切除术+颅底重建术。软骨肉瘤术后需定期复查
术中切除干净,未见明确的肿瘤残留。人到中年的大坎,老刘总算迈过去了。肿瘤预后与手术切除程度及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老刘的颅内肿瘤最终病理检查是高分化软骨肉瘤,预后较好。因为之前受肿瘤压迫,老刘才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症状,术后相应症状已逐步消失。
软骨肉瘤根据其发生部位、肿瘤大小、生长速度,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果肿瘤发于四肢长骨与骨盆,则以钝性疼痛为主,会出现局部肿块,无明显压痛;如果肿瘤压迫神经,可引起放射性疼痛、麻木等。吴杰提醒,如果发于颅内,会出现头痛、脑神经麻痹、脑积水、走路不稳等症状。颅内软骨肉瘤由于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很难与其他颅底肿瘤相鉴别,最终需要依靠病理检查确诊。另外,颅内软骨肉瘤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根据情况决定再次手术或放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专家简介
吴杰
医院神经外六科(微侵袭神经外科)科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中国神经调控联盟理事,广东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脑病精准诊疗与修复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研究生毕业,医院神经外科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进修及学习。从事神经外科专业20余年,擅长癫痫、脑血管病(血管畸形、动脉瘤、高血压脑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等)、颅内肿瘤(颅咽管瘤、胶质瘤、听神经瘤、脑膜瘤、颅底各种肿瘤等)及功能神经外科疾病(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病等)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完成各类癫痫外科、脑血管病及颅内肿瘤手术三千余例。特别是在癫痫外科和神经内镜的治疗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谭家亮
医院神经外六科主任行政助理、副主任医师
中国神经调控协会会员,广东省抗癫痫协会会员。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对颅内肿瘤、颅内血管病变的微创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应用立体定向的方法行微创手术方面有较高造诣,尤其擅长DBS治疗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定位与外科手术、植物人促醒等神经调控手术治疗。
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完成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编写论著《癫痫诊断与治疗》。
医院简介
医院
医院、事业单位
医院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三医院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直医保、省直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内异地就医直报定点医疗机构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办院思路:技术建院、质量建院、创新建院
核心价值观:更专业、更有效、更经济
医院愿景: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