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届考题变化汇总
悄悄地,静静地
在沉默中发生了变化
考研既是能力战,也是信息战,
快来看看哪些院校发生了变化!
四川外国语大学试卷结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试卷结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样卷
四川外国语大学
专业一:汉语基础
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变化:取消判断、选择,主观题比例增大。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力。
Chapter0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试题册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考试科目:汉语基础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1页。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册上无效。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考试时间为3小时,成绩满分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基础》试题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6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为语法规范。
2.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最大的特点是。
3.现代汉语方言中,赣方言的代表话是。
4.元音与辅音的区别是。
5.普通话声母g、k、h从发音部位上看属于。
6.同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类型单位是。
7.现代汉语普通话共有个韵母。
8.现代汉语普通话大约有个音节(包括声调)。
9.汉字是的书写符号系统。
10.《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规定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分别是字。
11.汉字在历史上曾经被我们的邻国使用,现在还在使用部分汉字。
1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
13.单纯词有联绵词、叠音词、、拟声词四种形式。
14.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三种形式。
15.词的形态可分为两种:一是构形形态,二是形态。
16.词语的褒义、贬义 。
A.《百家姓》B.《千字文》
C.《急就章》 D.《三字经》
22.东巴文是族经师使用的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
A.纳西B.东乡C.门巴D.景颇
23.伶人行的祖师是。
A.唐明皇B.关汉卿C.王实甫D.宋徽宗
24.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
A.黄道婆B.太上老君C.关羽D.赵公明
25.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古典小说顶峰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金瓶梅》
C.《水浒传》 D.《红楼梦》
26.主要生活在我国湖北、湖南、重庆等地。
A.侗族B.土家族C.畲族D.水族
27.由于火山爆发而毁灭的庞贝古城属于文明。
A.古埃及B.古希腊C.两河D.古罗马
28.以下哪一部不是海明威的作品
A.《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B.《太阳照样升起》
C.《永别了,武器》D.《乞力马扎罗的雪》
29.明朝一品文官的服饰上画的是。
A.孔雀B.仙鹤
C.云雁D.白鹇
30.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A.泰国B.缅甸
C.老挝D.越南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请谈谈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32.儒家的哪些思想于当今社会弥足珍贵?为什么?
贰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80分)
五、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3.学生的群体差异和_______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4.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_______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35.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有、学生和教学内容。
36.HSK的全称是。
37.许多外语学习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前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现象。
38.年发表的关于“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意义”一文,被视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
39.“i+1原则”是由提出的。
40.测试的目的是了解考生学习目的语的潜力。
41.年拉多在一书中就提出了文化对比的观点。
4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要解决这个核心问题。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3.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特定的情景为内容的记忆是。
A.词汇记忆B.语义记忆C.情景记忆D.抽象记忆
44.中介语这个概念是由___________提出的。
A.科德B.赛林格C.拉多D.克拉申
4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 。
A.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B.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C.学生的作用大于教师
D.学生是主动的,教师是被动的
4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起始于20世纪___________。
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
47.第二语言教学中通常所谓的“听说读写”指的是四种。
A.语言知识B.语言技能
C.语言变体D.语言表现
48.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语言学。
A.历史比较B.转换生成
C.结构主义D.功能主义
49.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
A.技能训练B.知识传授
C.课堂教学D.教材编写
50.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属于_______类型的课,
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
B.是阅读课的一种,与泛读课相对
C.属于训练读写的综合性课
D.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合性课
51.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______。
A.第一语言教学B.外语教学
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
52.下列哪个不是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________
A.工具性B.实践性C.国际性D.普及性
七、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53.举例说明对比分析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及局限性。
54.什么是成绩测试、水平测试?
55.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是什么?
56.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缩减策略、成就策略?
八、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阅读案例,指出案例所涉及的关键问题,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原则,条理清晰地阐述你的看法。
57.作为志愿者教师,我被派往泰国一所中学,负责教这所中学高中三个年级中文班的汉语课。这些学生有的从初中开始学汉语,有的高一才开始接触。高一班和高三班内部还好,学生汉语水平整体上旗鼓相当,可是高二班内部学生的水平则参差不齐,好的可以用中文进行演讲,差的则在汉语课上绝不开口说话,听写几乎都不会,作业全靠抄。面对这样三个班,我该如何搞好汉语教学呢?
58.年,我担任志愿者的中学需要选出一名优秀的学生去参加中国大使馆举办的冬令营。没有任何选拔经验的我觉得非常困难。我教学时总喜欢参考自己小时候的心理。上学期间,我一直是个很平凡的学生,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的特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