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不知道吼叫的不好,但怎么才能控制得当,成为温和的父母,与孩子平静相处呢?首先,你要识别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刺激你情绪的因素,找到当你就要大发脾气时,你的身体会有怎样的感受和反应。一旦你找到了来自你的孩子,来自周遭环境,来自你的想法,以及你的感受的刺激因素,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做出改变。
一、那些容易让你发脾气的日常因素。
观察一天当中怎样的环境和哪个时间段是你最容易情绪崩溃的时候,这样做需要耐心,但很值得。
比如:早晨,你上班快要迟到了,你的孩子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时候;晚上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孩子心不在焉,拖拖拉拉的时候;你累了一天,已经9点半了,你让孩子去洗漱准备睡觉,他却还在玩的时候……这时我们需要一个计划,让那个崩溃时段的状况有所改变。比如:重新思考时间的安排,或者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个人的压力。
二、外部触发器。
触发器指的是一种暗示或者指令,外部触发器来自除了你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比如:孩子一开始哼哼唧唧的抱怨,你就会生气。如果他没完没了,你就会开始冲他嚷嚷。这里,外部触发器就是他的声音和他的要求。
当你看见你的伴侣又把内衣扔在浴室地上,你就会生气。他的行为就是你情绪反应的外部触发器。
三、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
如果说外部触发器只是炮仗的那个导火索,那么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就是炮仗里的火药。比如,你看到伴侣的内衣扔在地上,开始想:“他真是个懒鬼,我都说过一万遍了”“他一点也不在乎我的话,我干嘛事事都替他做呢?”“他根本看不见我的付出,我怎么找了这么个不负责任的人呢”。伴侣一进门,你酝酿已久的想法和情绪爆发,冲他大嚷。如果旁边还有孩子,那么他很有可能将成为你的下一个打击目标。
当你逐渐了解了自己的触发器以及想法和情绪是如何升级的,你就可以开始做出一些改变,阻止情绪的爆发。比如:你看到伴侣的内衣扔在地上,你可以想:“这只是他的习惯问题,让一个人改掉30多年的习惯,的确需要时间”“我也有很多改不掉的坏习惯”“他整天早出晚归,辛苦工作,也是为了这个家”。
你无法控制自己每天将会面临什么挑战,但是你却能够控制自己的回应,调整你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解读方式。这种认知行为疗法对解决问题和改变行为十分有效,但是需要你有决心反思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找出刺激你的触发器:
1、内部触发器。我大吼大叫,是因为我感觉到:
烦躁、饥饿、疲劳、孤立无援、睡眠不足、不知所措、孤独、悲伤、焦虑、被误解、厌恶、没有安全感、困惑、被催促、尴尬、没耐心、没有自己的时间……
2、外部触发器。我大吼大叫,是因为孩子们:
互相打闹、不按我说的做、不理会我、和我争执、抱怨、发脾气、不睡午觉或者不按时上床、不按时起床、不自己穿衣服、磨磨蹭蹭,永远也出不了门、抱怨食物、缠着我,黏着我,吸引我的注意、弄出太多噪音、不说实话、反反复复问问题、我都说了别做的事儿,仍然不肯停下来……
3、与孩子无关的外部触发器。我会对孩子吼叫,是因为:
我的丈夫(妻子)不按时回家、我的工作太辛苦、屋子里乱七八糟、无法和我的伴侣相处、我们要迟到了、祖父母指责我教育孩子的方式、我快来月经啦……
在本子上记下你的触发器,并且随时增加你新发现的状况。利用你对自己“吼叫触发器”的了解通过改变你的感受和想法来制定改变计划。
如果只是“过年放个炮仗”,也无可厚非,可是如果天天过年那就让你周遭的人痛苦不堪了。当吼叫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改变习惯是艰难的,不要期望一夜之间彻底改变。一定不要太苛责自己,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哪怕今天你少吼叫一次,都很了不起!
做成长型父母,天与孩子共同成长!
创刊编辑by邹妍
责任编辑by沈虹
文章by李红
图片by网络
出品by鞍山市铁西区教育局心理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