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爱猫人士吗?
你是“猫病青年”吗?
你不由自主就想学个猫叫吗?
你一心沉迷吸猫无法自拔吗?
你觉得这些问题都是废话吗?
那……小编要放大招了!
要孩子还是要宠物?
这是很多年轻女性曾经、
正在或者将要面临的问题。
问题的核心则是一种名为弓形虫的寄生虫。
很多准妈咪都被告知过,
她们的宠物猫咪很危险,
因为会传播弓形虫。
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也叫三尸虫,是细胞内寄生虫。寄生于动物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它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球虫亚纲,真球虫目,等孢子球虫科、弓形体属。
弓形虫的感染
弓形虫病是由该虫引起的人和动物的感染,猫和其他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随粪便排出,其他哺乳动物和鸟吃进去发生感染,在它们身体的组织内发育。
人和动物的弓形虫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英、美调查成人感染率一般约为16-40%,有的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调查的成人感染率为50-80%,法国人高达90%。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生原发性感染(即第一次或初次的感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先天性感染是最重要的一种感染途径。所以,家中有孕妇的不宜养猫,孕妇最好不要去清理猫的垃圾盘。
弓形虫多藏在这些地方:猫窝狗窝里受污染的东东;被猫狗的便便污染的土壤;生的、半生不熟的家禽类肉食;未经消毒的羊奶、酸乳酪和奶酪;没洗干净和经过烹饪的蔬菜水果。
弓形虫病症状
弓形虫病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
先天性弓形虫病只发生于初孕妇女,经胎盘血流传播。受染胎儿或婴儿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有的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也可造成孕妇流产、早产、畸胎或死产,尤以早孕期感染,畸胎发生率高。据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出现症状或发生畸形者病死率为12%,而存活中80%有精神发育障碍,50%有视力障碍,以脑积水、大脑钙化灶、视网膜脉络膜炎和精神、运动的障碍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典型症候;此外,可伴有全身性表现,在新生儿期即有发热、皮疹、呕吐、腹泻、黄疸、肝脾肿大、贫血、心肌炎、癫痫等,融合性肺炎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获得性弓形虫病可因虫体侵袭部位和机体反应性而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因而无特异症状,须与有关疾病鉴别。患者多数与职业、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淋巴结肿大是获得性弓形虫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多见于颌下和颈后淋巴结,其次弓形虫常累及脑、眼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癫痫和精神异常;弓形虫眼病的主要特征以视网膜脉络膜炎为多见,成人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婴幼儿可见手抓眼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也有出现斜视、虹膜睫状体炎,色素膜炎等,多见双侧性病变,视力障碍外常伴全身反应或多器官病损。
病人多数为隐性感染,当患有恶性肿瘤,施行器官移植,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细胞毒剂等医源性免疫受损情况下或先天性、后天性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孕期妇女等都可使隐性感染状态转为急性重症,使原有病症恶化。
有观察性研究显示被称为"刚地弓形虫"的弓形虫,人感染后,性格产生戏剧性改变。女性感染后会变得更加热情、外向和关心他人,男性感染后会变得笨拙乃至沉闷,无论男女感染后都更容易有负罪感和不安全感。
弓形虫检查
病原检查
免疫学检查
皮内试验
预防弓形虫慢性感染要分两个阶段:第一是当前怎么办?第二是长远根本上怎么解决?
预防方法
1.预防期间:
家畜禽要养在室内。
喂食完全熟透的食物。
不让家畜禽在外捕食,因为,宠物的传染来源主要是因为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污染粪的食物。
妇女避免与猫的粪便接触。
妇女孕期间,其他家庭成员应及时为宠物做好清洁工作。
做好家畜禽的卫生。
及时做好家畜禽的体内外驱虫和相关免疫。
2.当前首先我们要从饮食上着手,要改变人们的理念,动物性食品中弓形虫感染率很高,尽管熟食也会照常感染,可是我们又不能没有动物性食品。
不吃生蛋或未熟透的肉。
切生肉和内脏的菜板、菜刀,要与切熟肉和蔬菜水果的菜板、菜刀分开。
购买动物性食品时应注意挑选,要选购安全、卫生的食品。
食用动物食品与相关生产制造的副产品时应有节制,最好不要每天都吃动物性食品。
3.存在于土壤中的囊合子有可能污染蔬菜、水果表面,在食用前一定要加强清洗干净。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养成洗手的习惯。
弓形虫病的治疗
及时和恰当的治疗可使弓形虫病得到控制或治愈。传统的抗弓形虫药物是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现也可采用螺旋霉素、氯林可霉素、阿齐霉素等药物治疗。弓形虫病的治疗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定合宜的药物配伍、剂量和疗程,并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人类想要完全避免弓形虫等于希望在无菌室里生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少许病菌不但没有大的危害反而可以促进和提高孩子对弓形虫的免疫力;否则丝毫没有弓形虫抗体的孩子,有一天原发性感染(即第一次或初次的感染)弓形虫的话,将危害更大,好比无菌室里的孩子,触及感冒病菌也可能致命的道理是一样的。
素材来自: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菌性疾病检验所
这是我们高大上的三维码,
扫一扫,或者长按,
咱们就这么愉快地认识了!
细菌所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