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泛指一组导致显著社交,沟通和行为方面困难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孤独症分为三种类型:典型孤独症,阿斯伯格症,广泛性发育障碍—未分类型(PDD-NOS)。
近年来社会大众一直对孤独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有些来自早期对孤独症了解的不足,有些来自不正确的研究信息,还有一些来自媒体对孤独症不正确的宣传。
误解一: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解释: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与生俱来的,与心理障碍没有关系。如果一个人长期被虐待,不会导致其患上孤独症;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也不会导致其患上孤独症:
误解二:孤独症是因为教养方式不妥而导致的
解释:几十年前,在人们对孤独症还不了解的时期,有些人认为,大人抚养孩子的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患有孤独症,尤其是孩子的母亲。有一种说法叫做“冰箱妈妈”,意思是母亲冷淡的养育方式会使孩子患有孤独症。这种说法已经被推翻,孤独症的发生与教养方式没有关系。
误解三:只有儿童才会得孤独症
解释: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孤独症在儿童出生前产生,在出生几个月或者几年症状才会显现。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是终生的,虽然有效与及时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不断进步,走向独立,但是并不表示孤独症会止于儿童。
误解四:孤独症患者在智商方面低于普通人群
解释: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在年的调查,大约46%的孤独症儿童拥有平均值或者平均值以上的智商。虽然目前尚无灵敏可靠的测试孤独症儿童智商的工具,以上提供的智商指数也仅代表一个估测,不过这个结果可以说明,部分孤独症患者拥有与普通人一样或者更高的智商。
误解五:孤独症患者在某方面有特殊能力
解释:大约只有10%的孤独症儿童呈现某一方面的“天才能力”。电影《雨人》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被称为孤独症特才的例子,而不是一般孤独症的例子。孤独症型特才呈现出来的特殊能力又被称为“分裂能力”。这些超常能力包括记忆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这些技能与日常生活中所需要运用的功能性技巧不同。
误解六:孤独症患者没有感情,因此不会与他人建立友谊
解释:每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对病情较重的儿童来说,与他人建立友谊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会和他人建立良好的感情。更多的时候孤独症患者是不知道如何建立感情关系,而不是不想建立。孤独症患者是很好的公民,他们会遵守规章制度,而且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他们需要的是社会的理解,以及在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白癜风症状都有哪些白癜风能治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