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杭城,秋色宜人,丹桂飘香。年10月12日,“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专委会成立大会暨浙江省神经创伤、出血与重症论坛”在杭州隆重召开!
论坛开幕前首先举行了“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专委会成立大会”,而后是围绕神经重症等相关问题,由国内各知名专家所作的主题讲座及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会。此外在论坛前后还举办了浙医二院显微血管吻合培训班、浙医二院(安科)立体定向技术培训班及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研讨会。
1、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
在成立大会前,首先在省医师协会田云鹏秘书长、庞海瑛副秘书长和发起人代表张建民教授组织召开了由发起人参加的预备会,讨论和宣读了会议相关流程和原则及对会议相关内容作了最后协商和决定。接着举行的是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大会,省医师协会田云鹏秘书长、庞海瑛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介绍了医师协会的办会宗旨、工作任务等。随后对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发起人推荐并由省医师协会批复同意的常务委员,副会长及会长进行了大会表决,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并表决通过。张建民教授当选为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会长。当选的副会长、会长作了表态性发言。同时颁发了聘书。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张力伟会长见证了成立大会并表达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前的筹备会。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大会。省医师协会田云鹏秘书长、庞海瑛副秘书长出席会议。
会议议题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表决通过。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任会长张建民教授代表全体会员讲话。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张力伟会长到会,对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证书授予仪式。
第一届委员会会长、副会长与省医师协会领导合影。
浙江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合影。
2、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专委会成立大会
接着召开的是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专委会成立大会。由张力伟会长宣读了中国医师协会关于批复“成立中国医师协会第五届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专委会及人员组成”的文件。张建民教授担任主委,李刚教授,蒋宇钢教授,张东教授及朱巍教授担任副主委。张会长给每个到会委员颁发了聘书。随后专委会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就专委会任期工作计划及安排作了广泛的讨论。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张力伟会长祝贺脑血管专委会成立,并提出殷切希望。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专委会第一届委员合影。
3、浙江省神经创伤、出血与重症论坛
成立大会上午同期开始了浙江省神经创伤、出血与重症论坛。
来自省内外的同道近名参加浙江省神经创伤、出血与重症论坛,该论坛分为以下三个专题:①脑出血专题②复合、血流重建及脑肿瘤专题③脑外伤专题。
脑出血专题,主旨——自发性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及临床研究
首先,医院江荣才教授分享了“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转化与临床研究”,探讨了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的机制,总结了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展现了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关基础研究向临床医学研究转化的全过程。演讲重点介绍了临床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要点和面临的陷阱,为各单位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接着,医院的吴雪海教授献上了题为“脑出血的精准治疗”的精彩演讲。吴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在脑出血治疗的手术方式选择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开阔了在脑出血精准治疗方面的思路。
浙江大医院的闫伟主任代表陈高教授汇报了浙医二院神经外科新获批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影像组学的脑出血微创治疗规范化体系建立及应用评价”的整体研究思路。该项目的目标建立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临床研究队列,预测早期血肿特点与再出血风险,探索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时机,预测微创治疗结合脑电生理及多模态影像对预后的影响,并完成卫生经济学评价。他强调,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该课题,获得有意义的结果,需要“科学设计、加强管理、精诚合作”。
本专题的第二个环节是病例讨论部分:
首先由解放军第医院王树超主任分享了“脑出血YL-1型微创钻孔引流治疗体会”,介绍了两个自发性脑出血的病例,现场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就手术适应症、血肿穿刺时机及影响微创手术预后因素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医院的仲晓军主任展示了一例高龄小脑出血的病例,讨论了高龄患者小脑出血手术的意义、最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管理。
浙江大医院刘凤强主任分享了几例脑出血及脑脓肿病例,与会人员参与讨论了脑出血外科治疗最佳方案的选择,以及脑脓肿手术方式和治疗顺序的选择。
复合、血流重建及脑肿瘤专题
医院张东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脑血管复合手术及实践”的分享。张教授展示了精彩的复合手术病例,根据自身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术中相关手术技巧,分析了脑血管复合手术的优缺点。
浙江大医院祝向东教授报告了“复合手术技术处理复杂性动脉瘤”,介绍了浙二神外DSA复合手术室开展的手术种类,并以具体病例为例分享了影像融合技术辅助复合手术夹闭颈眼动脉瘤,总结了复合手术技术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和精确性,并且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蒋宇钢分享了“颅内复杂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蒋教授对于颅内复杂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报告过程中向我们展示了高超的手术技巧,让人赏心悦目。
此次会议还邀请了北京解放军总院的孙正辉教授,作题为“复杂脑血管病血流重建”的学术报告。孙教授利用经典的手术案例向我们展现了脑血管病血流重建的细节,对于复杂脑血管病的处理极具启发意义。
上海交通大医院张晓华教授为大会献上了“经典颅底结合经窦入路的临床应用”的专题报告。张教授强调了手术入路的选择的重要性,分析了经典颅底结合经窦入路的优势,为与会者开拓了思路。
医院朱君明教授受邀在大会上作了“中央前回低级别胶质瘤伴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的报告,朱教授认为,精确解剖、精确癫痫灶定位及功能标测可显著减少永久性功能缺损,导航、电生理监测及术中唤醒是此类手术安全的保证。
脑外伤专题,主旨——脑外伤后脑脊液循环障碍
医院胡锦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低颅压性脑积水的诊治”的报告,胡教授结合典型病例,从病因及发病机制到诊断及鉴别诊断,再到治疗原则和方法,系统地阐述了低颅压性脑积水的应对策略,强调了该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
医院的高亮教授结合自己丰富临床经验,为我们提供了神经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分析了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结合具体病例强调了神经保护性肺通气的重要性。讲课内容系统又具体,对临床工作极具指导价值。
医院的钟兴明教授给大会带来了题为“去骨瓣后反常性脑疝的诊断与治疗”的报告,认为对去骨瓣减压术后相关并发症需提高警惕,对于反常性脑疝要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避免灾难性后果。钟教授对临床问题深入思考的精神获得与会者一致赞扬。
本专题的病例讨论部分:
医院的李夏良主任提供了创伤性脑积水L-P分流术后并发环锯综合征1例,各专家学者由此发表了相关意见,认为在情况允许下,早期颅骨修补能有效避免环锯综合征的发生。
医院郑金荣主任分享了1例单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顽固性硬膜下积液的病例,与会人员结合自身经验讨论展开激烈讨论,讨论结果对开展相关临床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医院王科主任引出了就脑积水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例讨论,对于脑积水分流术后引发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及手术时机选择大家展开了激烈讨论。
会议讨论精彩瞬间会议现场讨论异常激烈,省内外专家各抒己见,不同观点的交锋中,开拓了与会者的思路,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论坛前后还举办了浙医二院显微血管吻合培训班、浙医二院(安科)立体定向技术培训班及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研讨会等专项技术培训班。
4、浙医二院显微血管吻合培训班
10月08日-12日,由浙医二院神经外科联合徕卡公司举办的第二期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培训班开班授课。来自全省各地共11位学员参与了学习。培训伊始,由张建民教授致欢迎词,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神经外科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显微技术在神经外科各个亚专科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熟练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广大神经外科医师诊疗水平大有裨益。本次培训班共有12个学时的理论授课与30个学时的显微操作实践。理论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显微技术在颅内外血管搭桥等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由陈高教授,王林主任,周景义主任授课。实践操作课程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从显微器械的握持、缝合打结等方面系统地开展培训,并逐步进阶至鸡翅血管及大鼠颈动脉的吻合训练。在5天的授课及实践培训下,学员们的显微操作水平显著提升,反响十分热烈。经考核合格的学员被授予由张建民教授签署的培训合格证书。
5、浙医二院(安科)立体定向技术培训班
年10月8日—12日在浙医二院国保中心的16楼会议室,再次举办浙医二院立体定向技术培训班。这是浙二与深圳安科进行医工合作以来的第六期培训班。46名学员分别来自广东、贵州、陕西、山东、河南、辽宁及本省各地。通过培训,他们对当代立体定向技术进展有了全新认识,将把浙二神外许多创新性技术应用于立体定向临床的各个方面。
6、浙医二院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研讨会
年10月13日,浙江大医院神经外科第三届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医院的曾建成教授和浙医二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组组长朱永坚主任分别手术演示了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和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台湾彰基神经外科脊柱内视镜微创手术中心主任陈建民教授对演示手术进行了讲解。浙二神外将坚持每年十月份举办“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研讨会”,以推动神经外科脊柱内镜手术的培训及推广。
浙二神外周刊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