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什么病?
为何与老年痴呆的症状如此相似?
毛仁玲主任医师医院
神经外科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毛仁玲教授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这种由正常颅压脑积水造成的疾病,和老年痴呆的症状很像,非常容易混淆。
划重点,这种痴呆可以治好!不信?今天我们请到神经外科专家毛仁玲教授来和大家聊聊「可逆性痴呆」那些事。
「痴呆」有众多兄弟姐妹
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年痴呆」,只是「痴呆」中的一种,痴呆综合征按照病变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这么几种,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还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以及其他痴呆综合征。
是不是看着有点晕,这还只是「痴呆」的初步分类,接下来我们再细分。
皮质性痴呆中又可分出阿尔茨海默病,这就是大多数人概念里的那种「痴呆」,有老年性痴呆和前额叶退行性病变两种分类。
皮质下痴呆的类型更多了,如锥体外系综合征、脑积水(可以治愈的可逆性痴呆,我们今天要说的正是它)、白质病变、脑血管性痴呆等,都属于它的范畴。
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则分为多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
此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痴呆综合征如脑外伤后、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是什么?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出现了脑积水,从而导致脑室扩大,但脑脊液压力正常的交通性脑积水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步态不稳、痴呆和尿失禁,起病隐袭,以老年人多见。
它的主要诊断方式有CT、磁共振,在影像学资料上我们可以发现,这类患者的脑室扩大(如:Evas指数≥0.3或者是与其意义相同的指标),有蛛网膜下腔变窄、外侧裂增宽等表现。
为何与老年痴呆傻傻分不清楚?
因为老年痴呆其实是一种笼统的概念,其中包括了很多种分类(上文中已介绍不再赘述),有些症状很相似也就不奇怪了,就像家里的兄弟姐妹多了,不免长得都有几分神似,所以咱老百姓分辨不出真假是正常的,其实有时候就连医生也可能会出现误诊。
刘颖(化名)的爷爷今年80岁了,在一年前出现了步态不稳、倒小碎步、记忆力衰退、思维逻辑混乱、甚至小便失禁等症状,家人医院治疗,医生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直到今年3月份,在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后,通过通过临床问诊、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及脑脊液的腰穿放液试验,医生迅速排除了阿尔茨海默病,最后确诊为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用它的「三大障眼法」蒙蔽了医生的眼睛,临床上INPH通常表现为「三联征」:步态不稳、认知障碍和大小便失禁等。
步态不稳:主要是指患者走路不稳,脚抬不高、步子迈不大,步伐频率慢,同时平衡功能出现了问题,表现为站不直,一开始症不明显,但随着患病时间越长会逐渐加重。
认知障碍:我们知道年纪大的人多少都有记性差,而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这种疾病表现出的认知障碍比较突出,会逐渐越来越严重,比一般的老年人的要更健忘,很多人就认为是老年痴呆,但INPH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恢复的可能,因此被称为可逆性痴呆。
小便失禁:表现为尿急、尿频、及尿失禁,原因可能是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或由于步态障碍来不及如厕,亦或是痴呆所导致的。但其实年纪大了小便失禁也不稀奇,特别像老年女性控制不住小便的非常多,有些老伯伯年纪大前列腺肥大,也经常会尿频尿急,所以很容易混淆。
上面这些症状是不是很熟悉,走路不稳、痴呆、尿失禁这些都是阿尔茨海默症的「代名词」,所以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会被误诊为不可逆的「老年痴呆」也就不奇怪了。
可逆性痴呆如何逆转?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与不可逆的「老年痴呆」虽然在临床症状上十分相似,但却在治疗的效果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正常颅压脑积水是可治疗的。
但治疗需要尽早,因为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越久治疗的效果也相应下降,所以我们就需要借助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来排查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腰椎穿刺部位示例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影像学检查,腰穿放液试验也是确诊INPH的关键方法,如果患者在进行腰穿放液试验引流30~50ml的脑脊液后,步态不稳、认知障碍、小便失禁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就可反过来进一步验证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预示分流手术将取得较好效果。
那么什么是分流手术呢?
这是一种将脑部多余的液体导流到身体其他部位的手术,目前常见的分流手术有腰大池腹腔分流和脑室心房腹腔分流,患有INPH的患者采用分流手术之后,痴呆、步态不稳、尿失禁等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社会老龄化,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但目前来看这个疾病还是被人们所忽视了。」毛主任最后提醒,「如果家里有老人出现了类似于老年痴呆的症状时,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耽误治疗时间。」
彭文茜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