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7.0晚8点《城市阅读》,每周一晚8点30分首播,周二晚8点30分重播!《和美之孕》,孕期知识,我说你听!
第17周记:
医生说到这个时候,宝宝小手可以自己握住了,而且有了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指纹。我想着我那只有鸭梨大小的宝贝,想着他的指纹,心里觉得真是奇妙啊。我开始感觉背痛,这是因为我的韧带比以前柔软了。现在无论是拿东西还是起坐,我都得很小心才行。
胎宝宝状况:
已经长成一个鸭梨的样子,身长约有18厘米,重克左右。大脑发育已经很充分,心跳变得更有力。循环系统和尿道完全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肺也开始工作,能平稳地吸入、呼出羊水。可以做指尖并拢的动作了,平时除了玩玩小手和小脚,脐带也成了小家伙的新玩具——对它不是拉就是抓。
孕妈妈的状况:
现在你最少增加了克体重,有些孕妇也许会达到克。你的子宫长得很大,有时你会感到有一阵阵的剧痛,这种疼痛是因为腹部韧带拉伸的原因。因为韧带比以前柔软了,起坐、拿东西等动作都得“小心行事”。从这一周以后,你身体的重心就会随着子宫的不断增大而发生着变化,你觉得行动开始有些不大方便了。
你可以借助听诊器听到宝宝强健有力的心跳声了。这周,如果你再抚摸腹部,可能会较明显地感觉到小家伙轻微的反应,甚至可能会感觉首次胎动。现在你可以和老公一起着手对胎儿进行胎教了。
孕5月专家提示(第17-20周):
01.注意勿食用过多饮食,体重从第17周到第20周以增加克为宜,以免过胖。
02.开始穿着宽松衣服,选择数件自己喜好的孕妇装换穿,保持心情愉快。
03.乳腺开始发达且乳房增大,有时甚至会出现乳汁分泌,宜清洁乳头使之舒适。
04.胎儿骨骼系统发育成熟,大量吸收母亲营养。母亲若患有龋齿,宜安排牙医门诊时间接受治疗。
05.检查是否有贫血现象。若有,宜选用铁含量高的饮食。
06.可安排短程或行程不紧凑的旅行,以调节身心、缓解压力。
07.可恢复平日喜好的运动,但不可参与激烈的比赛。
08.整理棉被、开车、按摩、服用肠胃或便秘药物、参加朋友婚庆,合宜即可。
09.烫衣物时最好选择烫衣台与孕妇同高,站着烫,以免增加腰部负担。
10.晾晒衣物时,宜将横竿或绳降到孕妇腰部高度,切勿踮脚或弯腰,若发生小腿抽筋,宜尽快按摩腿肚或一手压住膝盖一手将脚趾头向上用力压。
11.发型样式宜清爽,避免烫、染头发。
12.避免铅污染。不用印刷品包裹食物、尤其是报纸;不用带漆的筷子和容器;尽量少到马路上去,减少吸入汽车尾气。
关于胎动:
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主动性运动,比如呼吸、张嘴运动、翻滚运动等。如果是受到母亲咳嗽、呼吸等动作影响所产生的被动性运动,就不算胎动。至孕8周时,胎儿初具人形,四肢已经长出来了,此时胎儿便会在腹中蠕动。按说,这才是最初的胎动,但非常微弱,所以怀孕的母亲是感觉不到的,只有在B超上才能见到。通常说的胎动,是指孕妈妈可以感觉到的胎动。
1、何时开始
一般而言,胎动会发生在怀孕的第5个月,即18-20周之间。有些孕妇会
早在18周前便已感受到胎儿的动作。当胎儿开始踢打时,只有孕妇自己才会感觉到其存在。这是只属于你自己的最甜美的秘密。
2、你的感觉
胎儿的首次踢打并不十分明显。你所感受到的首次踢打,很可能只是心理作用而已。但不久后你会开始频繁感受到胎儿的动作;到了后期,胎儿的动作逐渐加强到会让你半夜惊醒。
3、发生频率
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加,胎儿的动作会变得更为频繁,这种频率会在第七个月达至高峰。此后频率开始降低,但最后两个月动作力量会增强。第20周时,胎儿胎动频率十分不稳定,平均胎动次数大约在次左右。晚上8时至翌日8时之间,是胎儿在子宫最活跃的时刻。
4、胎动位置
在第5及第6月,胎儿胎动是非常随意的、在小腹任意一处你都可能会感受到这样的轻踢。大多数胎儿的姿势为“背对着母亲左侧”状态,故如果孕妇以左侧睡姿躺卧床上,便会在右边肋缘处感受到胎儿的脚踢。此外,有时你还可以感到胎儿的打嗝,这种力量有时会大过胎动。
贴心提醒:
在你的怀孕日记中,记录下宝宝胎动的情况。这个感受的过程,将会是你怀孕中最值得回忆的一部分。
真实故事——最初的胎动感觉
赵女士:“咕噜、咕噜”就像小鱼在吐泡泡,心中泛起一阵幸福的涟漪,这是宝宝首次与我有声的交流。此前,我一直觉得宝宝和我分别在两个世界,我是通过生理反应(呕吐、身体不适)来感知宝宝的存在,这一美妙时刻,我觉得宝宝是在用他独有的方式和我招呼。
钱女士:第一次胎动不太明显,就像蝴蝶轻飞、小鱼游水,我总不确定这是不是胎动,期待宝宝更大的胎动。
孙女士:怀孕19周又6天,我感受到宝宝的首次胎动。以后宝宝的活动也越来越强。一般躺下时宝宝会一直动,最近连坐着宝宝也会踢打。不过宝宝你踢打可以,但不要太用力哦。
李女士:一个慵懒的傍晚,携着夕阳的余晖,我漫步在湖畔的柳林中,湖光、山色、落日、塔影、鸟鸣,生动祥和的画卷在面前延展。灼热的气候中因怀孕,竟使平素活泼的我少了几分躁动。深吸一口气,过滤掉城市喧嚣的羁绊,只留下一抹大自然的灵动,悠然感动之时,忽然觉得腹中一阵响动,像是清风荡起水面拂起的层层涟漪。我便知晓一个小生命正用行动告诉我其之存在,这就是我怀孕四个半月感受的首次胎动。与胎儿的沟通渠道科学实验证明,胎儿在生长发育时并非“两耳不闻宫外事”,而是和母亲共享营养、欢乐,共同呼吸,既互通信息又互不干扰,母亲与胎儿的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生理交流
胎儿是由母亲孕育的,因此母亲与胎儿血肉相连、息息相关。他们之间最早发生的沟通莫过于生理信息的传递。
胎儿的存在促进了母体分泌维持妊娠所需激素,并使母体产生必需的生理变化,如子宫增大、变软,乳腺增生。乳房增大,基础代谢加快,激素活动增加,以及全身各器官生理机能增强等。胎盘分泌的一系列激素可维持妊娠的进行。总而言之,胎儿在积极地促使分泌一些物质,协助母亲维持自己的生命。当母亲存在嗜烟、酒,滥用药物,暴饮暴食,遭受外伤情况时,会令胎儿生长环境发生有害的变化,进而使胎儿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胎动异常、心动过速等。因此,从胎儿到母亲,又从母亲到胎儿,彼此间完全对等传递生理信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例如,当一个母亲生活在极为恶劣环境时,身体分泌的有害激素通过生理途径传递给胎儿,而胎儿接收到这种有害的信息后,则又反过来停止促进母体分泌维持妊娠必需的激素,进而使胎儿发生身心障碍、甚至停止生命。
2、营养交流
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养料(包括氧气)均经过胎盘由母亲血液中获得,胎儿体内代谢废物也得由母亲血液循环帮助排泄。自受孕之日起,孕妇既要维持自身营养需求,又要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其体内代谢较孕前明显旺盛。孕妇如果缺乏营养,胎儿的代谢物质来源不足,生长发育受阻,这不仅表现为体型发育迟缓,还会引起胎儿大脑发育不良,脑细胞数较少,日后孩子智力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孕妇若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铁、维生素等,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进而影响胎儿发育,出现流产、早产、死胎等。同时,孕妇因营养不良而抵抗力降低,极易感染病毒、细菌,也会影响胎儿发育。所以。孕妇应注意营养物质摄取,既要食用肉、鱼、蛋、豆等含蛋白质食物,又要摄入新鲜果蔬。然而,如果孕妇过度食用肉、鱼、甜食,易使体液酸性化。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孕妇出现烦躁不安、突发脾气、易伤感等消极情绪,会促使母体内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分泌增多,易导致胎儿唇裂和其他器官发育畸形。
而孕妇过量服用维生素A、鱼肝油等,会影响胎儿大脑、心脏发育,诱发先心病和脑积水;孕妇补钙过多,易导致新生儿高血钙症,表现为卤门过早关闭,腭骨变宽而突出,鼻梁前倾,主动脉缩窄等畸形,严重还伴有智力减退。此外,孕期要忌食某些致畸形食物,如发芽马铃薯、咖啡、可乐等。
3、情感交流
早在胎儿时期,母子间不但有血脉相连的关系,而且还具有心灵、情感相通的关系。母亲与胎儿分别通过不同途径彼此传递情感信息。胎儿能够通过母亲的梦,向母亲传递信息。看上去这种说法似乎荒诞可笑,但在大量医学文献中,都曾记载过孕妇的梦成为事实的案例。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孕妇的梦恰是其清醒状态下的情绪和思维的反映。同样,母亲的情感,诸如怜爱胎儿、期待胎儿、以及恐惧、不安等信息,也将通过有关途径传递给胎儿,进而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当母亲在绿树成荫的小路散步,心情愉快舒畅,这种信息便很快传递给胎儿,使他体察到母亲恬静的心情、随之安静。相反,当母亲盛怒时,胎儿则迅速捕捉来自母亲的情感信息,躁动不安。据报道,一些无医学原因的自然流产,正是由于母亲的极度恐惧和不安造成的。总之,母亲与胎儿间是存在情感沟通渠道的。至于此渠道是怎样建立的,又是如何发生作用的,目前还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但充分事实已证明,凡生活幸福美满的母亲所诞之子定是聪明伶俐、性格外向;而生活不幸福的母亲所诞之子却往往反应迟钝,存在自卑、怯弱等心理缺陷。
4、运动交流
胎儿与母体血肉相连息息相关,母体运动除了增加对胎儿氧的供给,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胎儿大脑及全身发育外,母亲选择运动和环境优美的大自然,对胎儿乐观开朗性格的形成亦是大有裨益的。现代胎教研究表明,运动亦应从胎教开始训练,从有胎动开始,孕妇仰卧,全身放松,用手在腹部来回抚摸,然后用手指轻戳腹部不同部位,观察胎儿的反应,几周后胎儿便逐渐适应这种训练方法并作出相应反应。除了借助抚摸引发胎儿交互作用外,母亲自己本身要进行孕妇体操,或是充分活动身体,因为这会影响胎儿的运动能力。
5、语言交流
从怀孕5个月左右开始,就要尽量和胎儿说话。母亲可以用语言将现在的行动告诉胎儿,或是唱歌、读书给胎儿听。最好一个月时间都唱同一首歌、念同一本书。可以用光照着腹部,告诉他:“天亮啦!这就是光亮。”借以教导他明暗的区别,或一边抚摸腹部,一边告诉他:“头朝下、脚朝上。”还可以告诉他:“踢两次肚子”,教他数数。
6、行为信息交流
通过观察发现,每当胎儿感到不适、不安或意识到危险临近时,就会拳打脚踢向母亲报警。据报道,一位妊娠7个月的孕妇突然感到腹中胎儿猛烈冲撞自己,并持续时间较长,经医生诊断,是前置胎盘。这是一种很可能导致胎盘和子宫分离引起大出血的妊娠。可见,胎儿已感到即将降临的危险,于是不得不竭尽全力通知其母。另一方面当孕妇因重体力劳作,大运动量活动,长途跋涉,繁重家务等引起极度疲劳,或因种种原因造成巨大烦恼、气愤、不安时,也会自然而然传递给胎儿,从而波及胎儿健康与发育,严重时甚至使胎儿感到无法忍受而发生流产、死产等意外。因此,未来的母亲应重视孕期保健,注意分析来自胎儿的行为信息,以保证胎儿健康成长。
关于胎教
01.正确认识胎教
科学胎教十分重要,但目前有些人对胎教的认识还存在些许的误区,有人甚至根本不信胎教,认为胎儿根本不可能接受教育。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理解胎教。胎教不同于出生后的教育,胎教不是教胎儿识字、唱歌、算算术等,而是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儿各种感觉功能的充分发育,为出生后早期的感觉学习打好基础。如此理解,您是否意识到胎教的价值与作用呢?另外,胎儿在母体中智能发育状况,人们并没有完全弄清楚,所以进行合理的胎教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02.胎教的科学依据
胎儿具有惊人的能力,为开发这一能力而进行胎教,近年愈发引起人们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