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脑肿瘤是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恶性度最高的脑胶质瘤类型。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在近15年间未有重大突破。肿瘤生物电场治疗方法的出现为胶质母细胞瘤带来了希望和曙光。近期放疗科三病区团队在充分前期准备后为一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实施了这一新的治疗方法。
31岁,男性患者,因“间断头痛伴双眼视物模糊半月余。”,于年3月于外院就诊,MRI提示:“左侧脑室三角区占位性病变,与同侧丘脑关系密切,并幕上梗阻性脑积水”。完善术前准备后,年3月6日于外院行颅内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丘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WHOIV级。免疫组化:GFAP(部分+),Vimentin(+),S-(+),OLIG-2(+),EMA(-),CKp(-),Neu-N(-),INI-1(+),Syn(部分+),P53(-),Ki67阳性细胞数(35%)。分子病理提示:IDH1/2野生型,MGMT启动子甲基化(-),1p/19q检测(19q杂合性缺失)。术后予以了口服一周期替莫唑胺化疗。
患者术前MRI影像
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WHOIV级
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于年4月13日,入我院放疗科,完善辅助检查后,患者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明确,按照国际标准STUPP方案,在年4月21日至5月29日予以同步放化疗(60Gy/30F/6W+替莫唑胺),并同步配合使用贝伐单抗靶向治疗。在年6月18日、年7月17日、年8月7日、年9月1日给予4周期替莫唑胺+奈达铂化疗联合贝伐单抗靶向治疗。
根据发表于年《JAMA》的EF-14研究结果,以及我国卫健委指南、美国NCCN指南推荐,新诊断GBM的治疗,在STUPP方案的基础上,于辅助TMZ阶段添加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作为了1类推荐。为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科医生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了这种新型的治疗方式,患者在充分了解后,对本院充分信任,于年10月16日开始了肿瘤电场治疗。治疗约半个月后,患者除额部头皮有轻微发红现象,暂未诉其余不适,目前KPS评分。
这例患者也是甘肃省首例自主使用肿瘤电场治疗的患者。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生存及预后差,该例患者的分子诊断也提示恶性程度较高,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我院积极探索最新治疗模式与方案,与国际接轨,率先于我省开展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
患者进行TTFields治疗的前期准备
下图为患者实施TTFields治疗照片
左图为患者照片,右图为家属正在为患者更换贴片
左图为患者使用前头皮状况
右图为患者使用后20天的头皮状况,略有头皮发红,未诉其他不适。
患者目前正常使用,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简介
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手段,其原理利用特定频率的交变电场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并使受影响的癌细胞死亡。目前,该治疗法已在美国、欧洲、日本及其他多个国家及地区获批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手段,肿瘤电场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回归正常工作生活,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
肿瘤电场治疗设备由四个电极片组成,使用前患者需剃发,后将四块贴片按照使用说明,分别对应贴敷到前额、后枕、两边颞侧,然后连接至随身携带的电场发生器并打开电源,即可随时随地不间断治疗。
与放疗不同,肿瘤电场治疗需要长期佩戴,每日需至少佩戴18小时以上(22小时以上疗效更佳),并且不良反应轻微,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皮贴敷部位的皮肤反应,并不会出现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
肿瘤电场治疗仪Optune?
根据临床研究(EF-14)数据,在新诊断的GBM患者中使用TTFields,相较标准治疗方案(STUPP方案),可使患者五年生存率从4.5%提升到29.3%(每日佩戴超过22个小时的患者),总生存期从16个月延长到25个月(每日佩戴超过22个小时的患者)。
肿瘤电场治疗的指南推荐
自年替莫唑胺问世以来,15年来,在胶质母细胞瘤(GBM)治疗领域一直没有新的治疗方法问世,GBM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仅只有约1年左右的时间。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这一创新的无创物理治疗手段应运而生。
目前,这一治疗手段已经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脑胶质瘤诊疗规范版的1级推荐,以及美国的权威肿瘤机构NCCN指南的1级推荐,并且逐渐成为了目前GBM治疗的标准方案之一。
NCCN指南版对新诊断GBM患者的诊疗推荐。
NCCNGuidelines?.CentralNervousSystemCancers.V3..
科室简介
医院放射治疗科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室成立近40年以来,科室已发展为西北地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大的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是首批甘肃省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甘肃省卫生医疗甲等重点学科(专业)、甘肃省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联盟牵头单位、重离子治癌临床研究基地、甘肃省科技创新团队,甘肃省重离子射线治疗肿瘤科技创新团队,承担着全省放射治疗技术及创新的推广应用和人员培训任务。科室率先开展乳腺癌保乳术后mDIBH状态下的深呼吸屏气门控技术,使得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影响大大下降,中心率先开展甘肃省首例超声引导放射治疗并成功施实在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中,整个过程全程监控前列腺的运动轨迹,使得治疗计划实施的误差影响小于1毫米,完美的应用了多模态影像技术引导放射治疗,使我省的精准放射治疗水平向得到了显著进步和提高。医院放射治疗科是一个由临床治疗、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室三部分组成的专业科室,现有三个住院病区和一个放射治疗中心,其中三个亚专业治疗组,临床分为头颈、胸和腹部肿瘤三个专业组,开放床位余张。是一支由医师、医学物理师、维修工程师、放射治疗师、护理等余人组成的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其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30人。科室现有直线加速器5台,包括当今最先进的IGRT(图象引导)加速器,CT模拟定位机及常规模拟定位机各1台,10余套逆向计划设计系统,包括Monaco、Eclipse、Oncentra、CMS等全球主流计划系统、放疗网络系统2套、2台近距离治疗机和1台热疗机等一流的设备、1台套粒子植入设备。中心配备如二维平板矩阵、三维水箱、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及绝对剂量校准仪等国际先进的放疗质控设备,主要治疗的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脑瘤、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肠癌、妇科肿瘤、儿童肿瘤和软组织肉瘤等。率先在省内开展图像引导放疗(IGRT)、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立体定向放疗(SBRT)、普通调强放疗(IMRT)、三维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插置放疗,3D打印技术,适形放疗(CRT),术中放疗及全身放疗等放疗技术。科室承担国家项目、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研究项目,卫生部及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精确放疗网络研究课题、全国及西部放射治疗协作组多项中心等课题30余项。出版编辑肿瘤放射治疗相关论著20余部,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20余篇。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甘肃省医学科技奖特等奖十余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地厅级奖项多项20余项。往期阅读1.骨与软组织肿瘤临床实践
2.全省首家,医院Ⅲ期肺癌诊疗中心开诊啦!
3.优质资源下沉共创学术辉煌——甘肃省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联盟?白银站
4.腹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
5.局部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策略初探
6.医院放射治疗科恭祝您双节快乐
7.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实践(内+外照射)
8.GBM国际大咖面对面权威解析电场治疗
9.医院放疗科“十一”国庆及中秋节期间治疗时间安排
10.食管癌放疗要点解读
11.硅胶产生的空腔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影响
12.直肠癌的靶区勾画
13.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肿瘤精准放疗星火计划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14.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向医务工作者致敬!
15.甘肃省肿瘤放疗专业质控中心年年会、III期肺癌规范化诊疗中心、第三届胸部肿瘤放疗论坛成功举办
16.胸部肿瘤放疗计划设计
17.医院第三届胸部肿瘤放疗论坛暨甘肃省肿瘤放射治疗专业质控中心年会
18.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协作组(ILROG)现代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及剂量指南
19.优质资源下沉共创学术辉煌——甘肃省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联盟?武威行
20.后疫情时期甘肃省鼻咽癌放疗同仁相约线上线下
20.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21.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22.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23.多模态四维图像引导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在医院放疗科成功实施
24.初心不变使命在肩
25.医院骨转移患者招募
26.整合优质资源共促学科发展——甘肃省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联盟启动会
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