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同事聊天,她妹妹刚生完宝宝,还在月子里,有一天突然给她打电话,还带着哭腔着急的说“宝宝不知道怎么了,肚子又大又鼓,像青蛙肚一样,他是不是生病了呀,医院”?她听罢,让妹妹拍了一张宝宝肚子的照片过来,依自己的经验一看是正常的,便安慰妹妹说没事儿,新生儿宝宝吃饱后,肚子就是这样的,听到同事这样说,她妹妹悬着的心才放下。
不少新手妈妈,在宝宝出生后一段时间,突然发现宝宝肚子大大的、鼓鼓的,可能是这几个原因,新手妈妈可以对照着进行排查。
1.生理性原因
不少家长发现,小宝宝都有肚子圆鼓鼓的现象,尤其吃饱的时候。
这是因为小宝宝肚子内的空间特别小,而且腹壁肌肉发育不够完善,但腹腔里的器官是和大人一样多的,在那么小的空间里要容纳那么多的器官,自然就显得拥挤,尤其当宝宝吃饱的时候,胃被撑大,占用的空间也就增加,于是小肚皮撑不住就鼓起来了。
?建议:这种现象一般会持续很久,有的宝宝2-4岁了,肚子还是鼓鼓的,但不会一直是这样,随着宝宝发育到一定程度,“鼓肚”的现象会有所缓解。
2.胀气原因
因为新生儿宝宝的肠胃还发育的不够成熟,因而“胀气”很常见,而常见的导致胀气的原因有:
①喝奶时吸入过多的空气。给宝宝喂奶时,如喂奶的姿势不对、喂养方式不正确、奶嘴孔径大小不合适等原因,导致宝宝吃奶的同时吸进去很多空气,而空气堆积在肚子里,也会显得小肚子鼓鼓的了。
?建议:
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时宝宝嘴巴要含住乳晕,吃配方奶的宝宝,奶嘴的孔径也要根据月龄选择合适的、喂奶姿势也要正确,避免吸进太多空气而胀气;
如果已经出现了胀气,可以尝试每次喂奶后给宝宝拍嗝、经常顺时针方向按摩肚子、帮宝宝做排气操、热敷肚子等方式缓解。
②消化不良。新生儿宝宝胃肠消化功能还没那么强,由于消化不良导致胀气也是常见的,而消化不良又多和喂养不当、乳糖不耐、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有关,而在宝宝的肚子里产生大量气体,让宝宝发生胀气。
?建议:
合理喂养。很多新手妈妈没有经验,容易给宝宝喂多,因而要注意合理喂养,并且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妈妈自己的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等食物,以免导致宝宝便秘;若是发现宝宝不对劲,怀疑有乳糖不耐或牛奶蛋白过敏,要及时带娃去看医生
注意保暖。由于新生儿宝宝自己对体温的调控能力不强,如果家长不注意保暖,宝宝很容易受凉,受凉也容易导致胀气,出现消化不良,因而要注意给宝宝保暖。
③吃奶时哭闹。比如宝宝饿的哭闹,或是因为其他原因哭闹,妈妈想让宝宝停止哭闹而喂奶,亦或是宝宝吃奶时母乳少、吃的不痛快而哭闹等,也都可能同时吃进去空气,这也会导致宝宝出现胀气情况。
?建议:当宝宝哭闹时,最好先把宝宝哄乖,再给宝宝喂奶;当宝宝哭闹时,也不可用“吃奶”的方式来哄宝宝变乖。
3.便秘原因
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太容易发生便秘,而配方奶喂养的小宝宝很容易便秘,毕竟配方奶是加工出来的,配比好的成分不一定完全适应每一个宝宝。
按正常来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3-7次,甚至更多到10次都是正常的,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基本每天1次;如果宝宝便秘了,那粪便堆积在肠道里,也会占用小宝宝肚子里的空间,小肚子被撑大,自然就看上去就是鼓鼓的了。
?建议:
如果吃配方奶的新生儿宝宝出现便秘,可以尝试把奶粉冲淡一点,也可以经常帮助宝宝顺时针方向揉揉肚子,或是帮宝宝做做被动操;但如果都尝试了,不管用,怀疑是配方奶的原因,也可以选择一款接近母乳,更容易消化的配方奶。
照顾新生儿宝宝,新手妈妈除了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外,还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遇到问题也要多问问、多观察,但如果发现宝宝有明显的异常现象那就要及时就医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欢
孩子们有这两个习惯,这意味着他们不健康,容易生病父母必须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想培养出色的孩子,父母要舍得在3方面投资,会让他受益一生
“会花钱”的妈妈,孩子将来才会赚钱,花钱的态度影响孩子的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