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邮报》4月13日报道,美国一名女子响应号召,在家认真自我隔离不出门,在隔离了三周之后,4月10日女子发现自己竟然还是感染上了新冠肺炎。
女子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认真思考后猜测,自己或是在开门拿门口的外卖时被传染了。除此之外,她实在想不起来自己和外界有过接触。
雷切尔·布鲁默特(RachelBrummert)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她知道自己身体素质不太好,属于易感人群。为了在疫情期间不感染上病毒,雷切尔严格执行在家自我隔离政策。
在她自我隔离的3周内,她从来没有出过门,也没有和外人接触。另外她和丈夫分别住在两个房间,也互不接触。
雷切尔以为自己的防护措施已经万无一失,但是隔离3周后,她出现了发烧、咳嗽、失去嗅觉、疲劳、头痛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在做了检测后,被确诊新冠肺炎。
雷切尔在接受WCNC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自己一开始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从哪里感染了病毒。经过仔细回忆之后,雷切尔认为自己或是开门拿放在门口的外卖时被感染的。
雷切尔说她曾经在一家杂货店订购了食品,杂货店的一个女子把食品送到她家,放在门口走廊里就走了。之后雷切尔开门拿外卖,她说自己当时并没有想到需要戴手套,她是直接用手拿起装食品的塑料袋就进屋了。
雷切尔说:“我真的认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我几乎没有任何外界接触,我甚至都没有碰那个送货的女人。
我从电视上看到那些确诊病人戴着呼吸器的画面,那看起来很可怕。”
雷切尔说她希望自己的病情不会恶化,医院:“这次不是流感,这是另一个怪物。”
外卖,超市买回的物品上有新冠病毒?美国医生妙招教你如何安全购物密西根医生JeffreyVanWingen制作了一个视频,告诉民众如何给超市购物回来的产品消毒,这个视频最近超级火,没看过的小伙伴们快收藏。“许多杂货店在保持物品清洁方面做得很好,但他们并未对所有罐头食品和塑料包装进行消毒。
对于杂货店购物,VanWingen表示,这并不像擦拭购物车的把手那么简单。购物者应在超市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止COVID-19传播或感染。在购物时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擦拭购物车
确定你要购物的食品清单,减少在购物时触碰其他不需要接触的食物,进而降低接触病毒几率。
选购时,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拿,可以将塑料袋套在手上抓取,避免与商品直接接触。如有必要,把包装袋去掉,最好不要买散装食品。
如果有呼吸道疾病或者曾受传染,切勿去购物
不要让60岁以上的家庭成员去购物
最好一次购买两周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出去的次数
据VanWingen的说法,确保新购买的食品没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安全方法是将它们放在车库或门廊中三天,然后再将其带入房屋。但是如果家里急需这些刚刚购买的物品,则需要对其进行清洁与消毒。具体食品清洁与存放建议如下:用消毒剂对柜台或者存放区进行消毒
然后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一半用来存放尚未消毒的物品,一半用来存放已经消毒的物品。
用消毒剂喷洒或者擦拭包括外包装在内的所有物品
去除不必要的可能已经污染的包装,将包装好的物品(如面包)移到其他干净的容器中。
用清洁剂清洗蔬菜、水果20秒钟
因为冰箱无法消灭病毒,所以需要将所有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后方可放入冰箱里。
如果你购物时使用的是布袋,那么需要放在室外或者立即进行清洗。
订购外卖食品需要注意的事项:接触包装后和处理食物前,需要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冲洗20秒;
保持食物不与外包装材料接触,直接让其放在干净的盘子上
尽可能微波炉或者其他方式加热食物,
避免选择冷食
疫情期间,外出购物后回家需要换洗衣服吗?为了避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是否该更常清洗或更换衣物?美国传染病专家表示,基本上民众不需要提高换洗衣物的频率,而且切记,洗手比洗衣服更重要。专家说,疫情期间,在人潮拥挤的场合中被别人触碰到衣物后,就必须更换。图为一家超市门口的人群。(美联社)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莎拉?福图(SarahFortune)在给财经新闻网站MarketWatch的电子邮件中写道:一般民众不必为衣物担心。如果是医护人员并且可能接触高浓度病毒,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但多数人只需注意手部和脸部。波士顿塔夫兹医学中心传染病医师盖博艾拉?安杜哈?瓦兹克斯(GabrielaAndujarVazquez)表示,一般民众例行出门买菜回家后不需要更常洗衣服;较重要的是,在触摸到别人咳嗽过的衣物后必须要洗手。内容及图片整理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