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王平旧照
王平从小就十分热爱相声表演,为了完善自己的演出,他潜心钻研,并把各种特色的表演风格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演风格,在鞍山的大气之风中又兼有天津相声的幽默诙谐和北京相声的高雅清新,让观众们记忆犹新。
▲王平讲相声旧照(右)
他从不拘泥于传统的相声模式,敢于推陈出新,总能创造出让观众们为之耳目一新的段子。在表演上,他的功力相当纯熟深厚,被人们称为相声大师;在作品的创作上,他也总能结合社会现状和舆论热点,在风趣诙谐中还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不仅能让观众们开怀大笑,还能发人深省,让观众们念念不忘。
02
他的恩师李伯祥曾给予了王平高度评价,他说王平不仅有着极佳的先天条件,而且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在艺术的追求方面十分严谨。而王平也的确是这样,他总是花大量的时间去推敲自己的表演方式,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严苛到了钻牛角尖的地步。
▲李伯祥近照
王平的表演风格受到师父李伯祥的很大影响,不管是发音,吐字,节奏,声调还是表情,都有老师的影子在。他在创作中还坚持俗不伤雅的原则,从不以讲低俗的笑话来取悦观众,是相声界中为数不多能够坚守文化底线的优秀人才。
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警务人员,他和普通警员无异,在出警任务中总是身先士卒,曾无数次和消防官兵冒险进入火场执行任务。而这些宝贵的经历也为他的创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王平工作旧照(右)
在工作中永远严于律己的王平,也给了自己身体很大的压力,年岁渐长的他渐渐也出现了许多健康问题。尽管平日里他也保持着规律的生活节奏,但吸烟和高血压仍旧给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03
▲王平葬礼旧照
连轴转的王平,到达大连后身体突感不适,发起了高烧。两周后,身体机能达到极限,年仅50岁的王平因为过度疲劳猝死了。在他的追悼会上,姜昆、蔡明、侯耀华、李金斗等众多泰斗纷纷现身,他们个个都泪如雨下泪,泣不成声。蔡明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实则是为了掩盖自己难过的情绪。
▲相声演员蔡明在王平葬礼旧照
出殡那天,除了王平的亲友和师父外,还有数千位自发赶来送葬的观众,他们带着对这位沈阳相声大师深切的怀念和尊敬来到了现场,希望能陪伴这位曾带给他们无限快乐的人,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王平葬礼旧照
至于只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李伯祥先生也是悲痛难忍,得意门生的离去对他而言犹如切肤之痛。后来老师在回忆王平的人生时,总是反复地提到他对于自己工作的热爱,总说王平不是在组织工作就是在宣传工作,也许正是因为庞大的工作量才消耗了他过多的经历和健康,让他早早地离去了。
工作中力求完美,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物极必反的道理我们也必须要明白,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自己的身体垮了,又何谈追求事业呢?不管我们多么热爱工作,都一定要兼顾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味地铆足劲头向前冲,势必会对身体能量造成巨大的消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