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脑积水原因
脑积水特征
外部性脑积水
脑积水治疗
脑积水手术
脑积水预后

老婆生了一对儿子后,我选择辞职在家带娃

作者:陈祯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妈妈们都是为家庭付出更多的一个角色。

从怀孕到产检、分娩再到哺乳期,妈妈都在不停战斗,似乎爸爸贡献的就是一颗精子,外加金钱、照顾和情感安慰。

妈妈辛苦带娃,爸爸啥都不懂、插不上手。

妈妈如果实在自己带不了了,那就奶奶姥姥来帮忙带,再不济请育婴嫂呗。

爸爸的存在感是缺失的,这个角色有用,但也没啥大用。

我们很难想象男人能带娃,而且全职带娃。

所以当老编辑听说了文章里这位「全职奶爸」的故事,是惊讶和佩服的。

在某种程度上,他颠覆了「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家庭观念。

什么契机让他选择成为全职爸爸?

他真的能带好娃吗?

这个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挑战?

双胞胎的惊喜

变成惊吓之后

我一直男,做梦都想不到,居然会全职带早产两月的双胞胎儿子。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年十月,我和老婆感觉应该是怀上了,医院B超,双胞胎,单绒双羊。

相视无语傻笑一整天。

之后开始了解我老婆身体情况后学习生育知识,发现不妙,双胎早产概率一半,剖腹产一半,一定概率得双胎输血综合症。

一个宝宝血多心脏衰竭,血少的缺氧,撑到最后可能两个都没,所以几乎铁定早产,医院能做干预手术。

首先,我老婆是胎盘前壁,先兆流产,早期经常流血,刚开始就得保胎,不过这个问题也很普遍,别作大幅度动作就会安全很多。

日常生活要小心,通常到中后期,会长上去变成正常胎盘的样子。

如果是长成了前置胎盘,那就卧床不起吧。

同时查出是帆状胎盘:顺产胎儿死亡率最高的胎盘。如果顺产的话,那些丝状血管,在分娩过程中一拉扯很容易就断了,流出的是宝宝的血,一小杯吧,就回天乏术。

所以这种胎盘,剖腹产会安全一些,查出来就能决定生产方式了,也算没有太贪心。

然后正式开始:

第一关,胎心,过。

第二关,唐筛,过。

第三关,十五周血压高了。

又开始疯狂学习相关知识。原来单绒双羊本来就危险,易早产,胎儿生长小。加妊高,又加剧早产,胎儿没发育好就因母体血压会高到危及生命要提前剖。

双重危险,预示宝宝极大可能体重过轻。

既然知道体重可能轻了,那就要提前做准备了,在十五周开始,三餐饮食由我一手抓,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精确到克,正常标准日摄入量90克,双胎克。

牛奶牛肉鸡蛋变着法来做,西餐牛排中式川炒焖蒸煮。任何添加剂一律过虑,所有食品配料表有一个我不认识的成份就pass,几乎就按健身增肌餐来安排,高蛋白低脂肪的结构。

连哄带骗忽悠老婆当药吃。

希望胎儿体重尽可能的提高,这,是我们此刻唯一能做的。

如果是单胎,我多半就交给长辈了,随便她们折腾。但目前危险太大(三条人命),长辈只知道按五十年前的方式来做,只会用燕窝重油鸡汤那些没用的东西使命招呼,这时候不干预,等血压飙了,我怕我会后悔。

所以长辈管我生活,我管我老婆的,严格分工,不然就劝退了,一般父母刚来照顾我们,都会听话几天,后面开始折腾了立马换人,我妈和丈母娘,来回换,算是撑过来了。

中间光产检,就花了一万。

是的,我要尽可能高频率的知道胎儿情况,来调整我老婆的日常饮食作息。得到宝宝体重长度在正常范围内的结果,就是对我们辛苦努力的肯定。

自己在家每天量两次血压,做表格制图,尽量控制调整,慢慢高到要吃药,慢慢高到增加药量,自己看也知道什么时候基本要去住院了。

提前有心理准备。

年三月中旬,医生建议住院待产,每天高频率监控胎心,血氧血压。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感受到事情的危险程度了吗?

左手持续十几个小时吊着硫酸镁,墨镜是为了减少光线照射眼睛使颅内血压升高,避免引起子痫,硫酸镁是控制血压的,但对心脏不好。

血压白天十五分钟测一次,晚上为了尽量不影响休息调成半小时一次,就是旁边桌上那个机器,我自己都会调了,如果超过预设值会报警,我就找护士,然后护士会很紧张,找医生过来,看是加药还是加大量药。

因为如果抽搐了,要五到八个护士抢救,我为了能了解情况,还在网上找了护理专业的子痫发作抢救教学的视频看,理解了护士为什么这么紧张。

这时才六个多月。

就这样坚持到31周时,血压已经到达即将失控的临界值,剖了,一个两斤,一个三斤。

儿科医生说你们这个情况啊,我抢话说不算好,也不算坏,对吗。

儿科医生说是的。

我心里早就有底了,相关病例在网上扫了很多,一切尽在可接受范围内,B超做的多,基本没什么意料外的事情。

这个情况宝宝的成长情况已经很乐观了,同时已经是母体发生不可逆的危险的极限了,多等几天,可能老婆要去ICU赌生死了,宝宝的程度虽然不完美,但老婆已经不需要再冒险了。

和医生精心计算后,算是回避了所有致命风险,同时宝宝的生存质量最大化。

本来和医生说好了,生的时候让我老婆看一眼宝宝,因为知道会在保温箱过满月。

结果剖下来就推走了,因为都窒息了,先要抢救一波。

然后她就在担心中进入了回病房的流程,期间我一直在儿科等宝宝的情况,我妈一个人陪着她,我故意这样安排,人多吵杂,她自已承受这一切已经够累了,她需要好好休息,不需要任何声音,包括鼓励。

直到五六个小时后,我才回到病房陪她,她等到我回来才肯睡去。

没有大出血,没有母体的其他意外及后遗症。至此,妊娠期高血压,过。

术后在家我变成护士。住院时护士那一套我早看会了,天天帮老婆清创换药,伺候月子,宝宝没出院,在家挤好母乳,医院,医生会安排宝宝喝,母乳不够的时候,会喝母乳多的妈妈的捐乳。

直到二十多天,医院通知可以去陪护一次大宝宝了,顺便向医生学习护理早产儿的注意事项,这里的学习非常重要。

在医院陪护房,穿陪护服,妈妈第一次见宝宝,抱自己的孩子,还不大会。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之前戴在妈妈身上的监护仪,现在在宝宝身上了,此时小宝宝还在保温箱。

第四关,宝宝呼吸。

住院住的早,知道要早产的,多半肺发育不成熟,所以给我老婆打足了两疗程促肺针,加上出生后一个宝宝一针促肺,情况还可以,很快就不用呼吸机了,呼吸关,过。

第五关,体重。

在医院住院,到四五斤,就可以考虑出院了,大儿子一个月出了,小的近两个月。

回家后,看清了宝宝全身上百个针孔伤疤。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母乳挤出来喂,不够加奶粉混合喂养,只有我一个人喂,其他人都不敢喂,因为喂到一半脸会变紫变黑,窒息。

要很用力拍背,你在这个房间拍,隔壁房间能听见的力度,有时候拍不回来就用更大的力气(在医生陪护时,护士亲自教我们的,确定我拍正确了才罢休),除了我,没人下的了手,长辈们更是看都看不下去,差不多一个月,大宝好多了,紧接小宝出院了,再来一遍。

在医院从一顿一毫升开始吃,到我手上一顿三十。一天十一顿左右,吃十几口脸紫了就要停下来,看宝宝不呼吸了赶紧拍。

好不容易吃好了,几乎顿顿吐奶,还不能补太多,医生说吃多了肠胃受伤可能几个月都恢复不过来。

我严格按平均一天加两毫升的频率加。

科学喂养,还是靠谱的,每天吃的时间规律,拉的规律,到七个月的时候,大的按足月儿来说,中等水平,小的按早产儿来说,中等水平。

至此,体重关,告一段落。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第六关,各器官功能。

1.听力

出生后,两个宝宝四只耳朵,听力全没过。在家摇铃铛,期待他们给反映,而我们包括医生,能做的就是听天由命。

好在大的三个月过,小的六个月过。这是最后一次做听力检查。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如果六个月还没过,基本要带一辈子助听器了。

2.身体运动不协调

专业名词叫PR,一手一脚动,另外一手一脚没反应。不干预会发育迟缓,骨骼生长畸形,晚走路,大脑发育落后,经过几个月的按摩,做运动,跑医院做康复,过。

3.动脉导管未闭合,卵圆孔未闭合

医生说一岁后再查,大部分宝宝都会自己长好,再

转载请注明:http://www.hjmgt4000788781.com/njsyh/5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