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祝子明团队
专业药师医生团队创作
最专业权威的用药科普知识
快为身边有需要的亲友分享吧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最亲密的小伙伴,它无所不在,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很多人都有睡前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然后抱着手机睡觉的习惯。我们在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忽视了使用手机的危害。
几年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手机定义为“可能致癌物”,称其与神经胶质瘤(一种脑瘤)有关联。Hardell研究小组提示,脑肿瘤与手机使用间存在正性关系[1]。近日,上海医院研究提示,使用手机可提高低级别胶质瘤患病风险,并且长期使用风险明显增加[2]。但是,目前还是没有充足证据支持频繁使用手机会增加患脑肿瘤的风险,这还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揭晓。
一、使用手机对儿童有害吗?
儿童脑胶质瘤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仅次于白血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儿童实体性肿瘤之一。人们猜测,假如手机辐射对成人有害,那么手机辐射对儿童的危害可能会更大。我们都知道,小孩子脑部并没有完全发育,对于周边的环境更加敏感,且正处于发育中,所以频繁使用手机可能对于儿童的影响会更大。
二、那么胶质瘤究竟是什么?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部肿瘤。近30年来,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约为1.2%。虽然恶性胶质瘤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和诊治措施,但是,平均存活时间只有9~12个月。
胶质瘤的发病机制虽尚不明确,但目前已经确定暴露于高剂量的电离辐射是其危险因素。脑胶质瘤在发生之初,通常没有典型的症状。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会表现出如下症状: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等;另一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局限性癫痫,后期可出现瘫痪[3]。
三、胶质瘤有哪些治疗方法?
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X刀和γ刀。一般肿瘤体积较小时,化疗效果最好。在化疗前,在保留脑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以减轻肿瘤负荷。
目前,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主要化疗药物有:替莫唑胺(TMZ)、亚硝基类(卡莫司汀)、丙卡巴肼、植物类药物(长春新碱)、铂类抗肿瘤药(顺铂)、分子靶向药(贝伐珠单抗)等。新发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应根据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有放疗联合PCV方案化疗,或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3]。
儿童胶质瘤: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推荐术后化疗,主要方案有长春新碱+卡铂、6-硫鸟嘌呤+丙卡巴肼+洛莫司汀+长春新碱(TPCV方案)、低剂量顺铂+依托泊苷和TMZ。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患儿推荐PCV方案化疗(长春新碱、CCNU和泼尼松)[3]。
四、我们该怎么办?
虽然现有的研究结果尚不能证明使用手机会增加脑肿瘤的发病率,但手机使用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减少手机的使用应该能够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尤其是对儿童来说。
温馨提醒:
1.尽量减少生活中使用手机的时间(特别是儿童)。
2.手机在拨号时,请开“免提”。
参考文献:
[1].HardellL,MildKH,CarlbergM,eta1.CellularandCordlessTelephoneUseandtheAssociationwithBrainTumorsinDifferentAgeGroups[J].ArchivesEnvironmentalHealth,,59:32-.
[2].龚秀,吴劲松等.手机使用与胶质瘤发病率关系的荟萃分析.中华医学杂志.,94(39):-.
[3].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杂志.,93(31):-.
|互动|
互联网+药师实践技能大赛正式开赛啦
医院药师医生团队撰写
回复“精选科普”即可
专业权威
动一动手指
为身边的亲友分享吧
#
解药家庭药师
权威药师医生团队
科学用药知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