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自从查出了高血压,就遇到了一个烦心事,服用医生开出的降压药一段时间,血压控制的还算不错,医院复查后血压就高,不得不换用另外一种降压药,就连医生都感觉很奇怪,为啥张先生的血压这么难控制?
直到第三次去复诊时,医生随口问了一句,今天来复查前是几点吃的降压药?张先生却很惊讶地说:“复查前不是不能吃药吗?吃了药还能查出什么呀?一会不是还要去抽血吗?吃了药还能查得准吗?”
医生这才明白了张先生的问题出在了哪。原来张先生每次复查前的三天都会停用所有的药物,认为这样才能在复查时排除药物的影响,确保检查结果的真实性。然而事实却是:这是大错特错的做法,因为这样的复查毫无意义,为什么呢?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来说,终生都需要接受治疗,血压、血糖之所能降下来是药物作用的结果,但药物并不能改变自身已经发生了障碍的血压、血糖调节机制,需要体内持续存在一定浓度的药物来改善或弥补这种障碍,一旦停用血压、血糖便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会再次升高,扰乱了对治疗效果的判断。
至于很多患者担心的,长期服用药物会不会对肝肾等造成损害,复查前停用药物才能真实地看到各项指标是不是有异常、肝肾是不是真的受到了药物的损伤,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自欺其人、掩耳盗铃的做法,这是因为:
首先,需要长期服药的疾病,终生离不开药物的控制,三天不吃药可以做到,以后呢?也能随意停用吗?失去药物控制的指标如果异常,最终还需要服药控制,这样做有意义吗?
其次,临床使用的药物都是经过长期临床试验,有较高安全保障才会大量使用,即便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或是副作用,一定也是远远小于服用后的获益才会使用,否则这样的药物是不可能获得生产许可,更不可能用于临床治疗。
第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最大的危害不在于血压高、血糖高本身,而是它们长期升高对组织器官的损伤,不少患者把肝肾损害、尿毒症等归因于长期服药的副作用,事实上如果不服药,这些严重病变会发生的更快、更严重。
因此,每次复查的目的是要对治疗效果做判断,是要明确所服用的药物等对阻止与延缓病情进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如果复查前停用了药物,这样的复查便失去了作用。因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复查前不但要按平时的服用方式服药,还不能刻意改变生活习惯,比如专门少吃点、多做点运动、酒也不喝了、烟也不抽了,复查后这些不良习惯又全恢复了,这些都给复查的准确性带来了不良影响,相当于白花钱做检查,这又是何必呢?
要知道,复查的目的是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停用治疗药物,别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医生呼吁:高血压病人这样吃药,血压很快恢复平稳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听好,冬天用药牢记2原则,血压不“飙升”高血压十二年,尿毒症就找上了他是为啥?只因他这样服用降压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