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脑积水原因
脑积水特征
外部性脑积水
脑积水治疗
脑积水手术
脑积水预后

官方测算,贵州新增万对夫妇可生两孩

白癜风的根治方法 http://www.wxlianghong.com/m/

11月2日,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平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即将落地贵州,初步测算,我省因政策调整新增符合全面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万对。

两孩政策落地贵州尚需时日

目前,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在研究提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具体方案,研究制定政策衔接办法。我省将在国家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后,按照规定程序,依法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修订《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依法组织实施,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计划生育40年有效控制过快增长

在此之前,各地各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好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据了解,我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40年,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年人口出生数从年的.16万人,减少到年的45.5万人,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历史性转变。

“两孩”来了贵州会有哪些改变

黄平副主任指出,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的同时,我省也开始出现人口结构失衡、家庭规模减小等问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我省劳动年龄人口(15-64周岁)占总人口比重为66.21%,总抚养比为51.04%,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8.57%(与年相比上升2.6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虽低于全国,但已进入老年型社会,且进程不断加深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户均人口由年的3.74人降至年的3.24人。全省独生子女家庭在万户左右,独居老人的比例提高,家庭传统功能有所弱化。

全面两孩政策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黄平副主任指出,“全面两孩”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放弃计划生育政策,这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省的人口发展和转变,在趋势上与全国一致,但在现状上有阶段性特征,生育旺盛期妇女总数持续增长,第四次婚育高峰期晚于全国10年左右,人口总量较大、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之我省仍处于第四次婚育高峰期,我省今后几年新出生人口总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这是政策调整的预期效应。

此前,我省已对实施普遍二孩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专门研究。根据测算,实施普遍二孩政策对社保、就业、住房、消费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有正面效应。短期内医疗卫生、儿童照料、教育等方面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不再发放独子证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提倡按政策生育。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继续按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要求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待遇,此前享受的不退还。

●高危孕妇重点监控

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35岁以上)、疤痕子宫孕产妇会明显增加,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风险增大,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增加。

为确保母婴健康安全,省卫计委准备制定相应的措施,增加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供给,要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和管理;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和机制,确保急救通道畅通;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建设,为有需要的孕产妇开展服务。

●想生二孩仍需办理手续

我省全面实行了一孩生育登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省卫计委将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准确掌握生育信息,以便落实免费的卫生计生服务项目。

黄平副主任提示,届时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办理登记,符合规定条件要求再生育的,仍需要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另外,卫生计生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如何简化程序,方便群众。

本报记者张梅

“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让无数人心潮澎湃,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你想生,你的身体还允许吗?尽管已经生过一次孩子,但当妈妈们准备孕育第二个宝贝时,还是会有诸多疑问和顾虑。

以下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王欣一段采访摘录:

疑问:生二胎年龄多大合适?

身体健康,40多岁也无妨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今年遇到年龄最大的产妇是48岁,也就是说,在生二胎的产妇当中,也不乏有60后。的确有一些家庭,第一个孩子上大学或出国深造了,瞬间感到空虚寂寞的家长,有再生一个的想法。但女性是否适合生育二胎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是身体状况,如果女性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健康条件差,暂时不适合再生育。

二是要考虑年龄因素,一般医学上界定35岁以上为高龄,高龄女性怀孕,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妊娠期并发症风险也会增加。不过,女性年龄并非是一个绝对的限制因素,一些40多岁的女性,如果身体健康,有强烈生育要求,也可以尝试。

医院做一次系统检查,妊娠期通过产前诊断(包括早孕期绒毛活检术或者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术)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孕期更要加强检查和监测。

疑问2:一胎剖腹产,二胎必须剖吗?

也未必,看子宫恢复情况

瘢痕子宫列为剖腹产指征,那是因为头胎剖腹产的产妇,自然生产时可能发生“子宫破裂”的并发症,生产过程中,被缝合的子宫伤口,可能因为无法承受子宫剧烈收缩而破裂,从而导致母婴危险。

但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子宫恢复很好,胎儿体重控制得当,再次妊娠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时孕妇仍可以自然分娩,但因为自然分娩时仍有无法预估的风险存在,这才列入剖腹产指征中。现实中,为了保险起见,临床上最终二胎选择剖腹产较多。

现如今的子宫下段横切术,子宫肌层的双层缝合,更利于子宫切口的恢复。因此,第一次是剖宫产,第二次的分娩方式并非一剖了之。此外,第一次剖腹产之后,如果第二次选择了自然分娩,会降低新生儿出生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对孩子今后的动作协调能力发展也有利,但仍要规避许多分娩风险,此时,严格掌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如果上一次剖腹产选择的是子宫体部的剖腹产,或虽然是子宫下段的剖腹产,但是术后恢复不好,术后有感染的情形等,阴道分娩的机会就小一些。所以,这些需要医生根据情况评估。

疑问3:两次怀孕间隔多久比较合适?

两年以上更安全

妊娠间隔因人而异。如果前次妊娠是阴道分娩,建议母乳喂养结束后,月经量恢复正常再怀孕。临床上一些女性在哺乳期怀孕,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可以综合考虑家庭、工作等因素选择继续妊娠。

上次妊娠如果是剖腹产,一般认为两年以上再怀孕比较安全,以免因为瘢痕没有愈合好而出现危险。不过现在也有研究认为,如果剖腹产手术后恢复得很好,已经超过一年,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等风险也比较低。

疑问4:头胎有先天性疾病能再生吗?

视情况定,但要做好三级预防

准妈妈如果有下面提到的因素,就要将自己列入出生缺陷的高危人群,进行相关的检查。

1、如果晚育超过35岁以上,或者以前生育过出生缺陷儿的,染色体有异常等风险增高,最好做产前诊断了解胎儿染色体情况;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或近亲婚配史的孕妇有发生相应家族遗传性疾病的风险,胎儿基因异常风险高。

2、孕早期有乱服药史也是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孕早期部分微量元素缺乏要高度警惕神经管畸形。

3、孕前有糖尿病的孕妇畸形发生率也增加。

4、孕早期接触过放射线或铅、汞等有害物质,畸形发生率高,也要早期产检,早诊断。

5、其他有原因不明的流产、死产、畸胎或有新生儿死亡史的孕妇或本次妊娠有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儿发育受限等,都属出生缺陷高危孕妇。

针对出生缺陷推行三级预防措施,可以预防大多数出生缺陷儿的出生或减轻症状。一级预防需在没怀孕前进行,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保健。“查祖宗八代”,其实有一定道理。

二级预防是在已怀孕以后进行的,就是孕早期保健,合理营养、进行早孕期、中孕期的联合产前筛查,包括先天愚型等染色体异常的血清学筛查、B超大畸形筛查等,针对高危产妇还有羊水穿刺、脐血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

对于一些因环境因素或遗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如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脊柱裂通过B超大畸形筛查诊断率也很高,但影响因素很多,孕周是否合适,腹壁厚度,超声技术人员的经验等都会影响产前诊断。三级预防主要指胎儿已经分娩后针对宝宝的筛查,即采宝宝的足跟血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以期做到早期诊断并尽早采取治疗干预措施,保证患儿健康成长。

综合扬子晚报整理

声明

凡贵阳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jmgt4000788781.com/njstz/7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