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脊髓血管动静脉畸形
正常人的脑和脊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应该与体内大多数的器官相似,先是大动脉经过若干级分支,最后分出的微动脉经过脑或脊髓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相连,再经过多级汇合成大静脉,最终汇入颅内的静脉窦或椎管内的静脉丛。微动脉和微静脉通过调节出口和入口的大小,调节进入组织内的血流量,毛细血管则是组织利用血液内氧气和养分,发挥新陈代谢的场所。脑和椎管内血管畸形是在发生在微动脉之后和汇入静脉窦(或椎管内静脉丛)之前的这些血管在结构上的异常,造成血液进入和/或流出脑和脊髓组织发生障碍,可能导致出血、癫痫、肢体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
从概念上来讲,脑或椎管内的血管畸形应该是先天性的,因此,青少年发病较多。但是临床上,我们一般把结构与先天性血管畸形相似的后天由于外伤等导致的获得性血管结构异常也称为“血管畸形”。根据血管畸形的结构,脑血管畸形可以分为:脑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曲张、海绵状血管瘤、Galen大脑大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和颈动脉-海绵窦瘘。后面两者目前认为是获得性血管异常,可由外伤、动脉瘤、炎症等导致。另外,一些临床综合征如Sturge-Weber综合征也属于先天性颅脑血管畸形的范畴。椎管内血管畸形按结构分为髓内动静脉畸形、髓周动静脉瘘和硬脊膜动静脉瘘。
脑血管畸形是颅内疾病中的多发病,特别在青少年患者中是最易致残的疾病;椎管内血管畸形虽然不是多发病,但致残率更高。这类疾病是脑和脊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难点,以往由于缺少有效的诊疗手段,相当一部分病人得不到妥善的救治。那么,怎样才能早诊断、正确诊断、妥善治疗这类疾病呢?
近些年来,随着神经介入诊断治疗、显微外科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治疗)的应用,尤其是神经介入诊断治疗技术的发展,这类疾病的诊治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全脑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脑和脊髓血管疾病的检查,特别是对于脑动脉瘤、脑和椎管的动静脉畸形等血管性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因其能直观、全面反映颅内及头颈部、椎管内血管源性病变及病灶相关供血情况而成为神经外科医生手中的又一战胜血管性疾病的利器。
“脑或椎管内血管畸形”一经确诊,大多需要治疗,那么,都有哪些治疗手段呢?目前主要有三种治疗手段:
1、手术切除:在显微镜下切除发育畸形的血管团,防止发生出血或癫痫发作,解除占位效应。
2、介入栓塞治疗:应用各种栓塞材料,将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和回流静脉堵塞,使其缺乏血液供应而自行萎缩。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治疗):通过专业设备(准直器)将伽玛射线大剂量聚焦于病灶处集中照射,使血管坏死或闭塞,继而自行吸收或萎缩,从而降低出血风险。
介入栓塞脑血管畸形
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
医院神经外科,在张新平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手术,近几年,医院专医院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把治疗“脑和椎管内血管畸形”作为新的技术增长点,成功开展了数十例“脑和椎管内血管畸形”的手术切除和介入栓塞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游仙区和绵阳市的这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敬请期待,下一期更精彩医院神经外科科室
-(医生办),-(护士站)
科室主任、首席专家张新平教授
-;-
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组组长徐庆余电话
感谢您阅读往期消息,更希望您经常与我们互动,对我们的工作批评指正,如有要事或个性化问题,欢迎您直接联系客服。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