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最高级别专家团队
入驻
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关于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朝阳区最南端,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服务面积12.4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4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总服务人口约5.9万。中心于年3月迁入新址,主楼共有四层,建筑面积平方米,下设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由医联体支撑中心工作,包括:朝阳区南部医联体,技术支持医院,技术协作型医联体医院,肿瘤医联体医院。中心可开展全科诊疗、预防保健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肾内科、眼科、口腔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医学检验科等诊疗项目,设有内科综合病房,共有床位21张。
重大福音
如果出门不到10医院,挂号、看病、取药都不用排队,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门诊,而且每天都有专家坐诊,该有多方便!
为了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11月19日起,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为辖区居民带来重大福音:医院的5位专医院,为辖区居民解决常见病、慢性病问题,大家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门诊,看病拿药都很方便,住院也可以享受到医院的专业护理服务。
专家团队
秦绍森
秦绍森,男,主任医师,(技术二级)、知名专家、教授。
擅长: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老年痴呆、脑血管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执业经历:年毕业后一直在卫生部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教学和保健工作。曾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院老年医学部神经内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卫生部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央保健委保健会诊专家。中国临床保健杂志、药物与不良反应杂志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特约编审,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病学杂志副主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五部。~年受卫生部派遣赴日本研修,研修期间重点学习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在老年认知及情感障碍、脑血管病及周围神经病变方面临床经验丰富。近二十年来工作重点主要从事保健工作,并于年获中央保健委全国先进个人荣誉,年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保健委授予“保健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
张华
张华,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神经免疫学:包括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自免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老年神经病学:失眠、头疼、头晕、脑梗、痴呆、周围神经病等。
执业经历:主要从事临床神经病、老年神经病的临床,特别是在神经免疫学方面,包括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等常见神经免疫病的临床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年5月-年9月在日本京都市国立宇多野病院,脑、神经、肌病中心,免疫研究室做访问学者。先后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国家级、部级及国际合作科研课题;在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担任医院神经免疫学组主诊专家,负责神经免疫临床和实验室工作。先后任国际多发性硬化论坛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免疫与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国脑保健协会常委,北京神经内科委员会神经感染与免疫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等。
陈燕启
陈燕启,男,主任医师。
擅长:心肺急危重病的诊治,尤其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急性发作、重症肺部感染等疾病的诊治
执业经历: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急诊科副主任。擅长心肺等急危重症的诊疗与抢救,专长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人工气道建立和机械通气。《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内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医学论坛报》、《中国全科医学》特约撰稿、组稿专家和审稿专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专著1部,参编5部,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救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急重症医学专业委员、北京中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老年保健分会委员、北京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和医学司法鉴定专家、北京市评标专家等职。
冷斌
冷斌,男,副主任医师。
擅长:心肺急危重病的诊治,高血压危象、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急性发作、重症肺部感染等疾病的诊治。
执业经历: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学士学位,-医院工作,对肝病和传染病的诊治有一定的经验。年4月调到医院急诊科工作至今,对肝病、传染病、各种疑难病、多系统疾病及各种急危重症的诊疗和抢救有较丰富的经验。多次参与高干保健工作,并两次担任北戴河暑假保健东山保健组组长。
贺宇霞护士长
职称:主管护师
执业经历:年毕业后,在医院先后从事临床护理、高干保健、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管控工作。年带领本病房的护理团队率先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年被评为卫生部全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并与此后七年里带领自己的护理团队连续获得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称号。年受医院派遣到台湾学习护理管理。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在国内护理杂志发表文章十余篇。曾任北京护理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委员。
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在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楼病房指导护理工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