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无乳链球菌,又称B组链球菌(GBS),正常寄居于人类肠道和阴道,属于条件致病菌,口腔菌群中很少出现。不过,近日CaseReportsinNeurology杂志报道了首个洗牙后出现无乳链球菌性脑膜炎的病例。
病例简介
患者56岁,因头痛、恶心/呕吐、警觉性进展性医院就诊。同日清晨,患者接受了专业的牙齿清洁。怀疑脑膜炎,开始给予头孢曲松、氨苄青霉素、阿昔洛韦和地塞米松,进行经验性的抗感染治疗。
医院,出现警觉性降低(迷睡),这是假性脑膜炎的一个阳性征象,体温38.5°C,但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CSF诊断学检查显示:脑脊液粒细胞增多9,cells/μL(参考值:5cells/μL),总蛋白(6,mg/L;参考值:mg/L)和乳酸(11.1mmol/L;参考值:1.7–2.6mmol/L)水平升高。
血液分析显示:白细胞:15,/μL(参考值:3,–9,/μL),C-反应蛋白:mg/L(参考值:5mg/L),降钙素原:5.34ng/mL(参考值:0.05ng/mL)。在静脉血培养中发现无乳链球菌生长,多重PCR检测到CSF中有无乳链球菌DNA。
对比-增强脑CT以及鼻窦CT没有发现其他主要的感染病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无心内膜炎征象,胸部X线正常。
病原菌确定后,抗生素治疗改为头孢曲松单药治疗,持续14天。
第一次腰椎穿刺时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超过50cm水柱。这符合交通性脑积水(hydrocephalusmalresorptivus)的表现,也可能是警惕性受损的原因。在抗生素治疗下,CSF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出院时患者表现为近期轻度头痛和轻度认知障碍恢复。
讨论
在这个病例中,有三个不常见的方面:①专业洗牙后细菌性脑膜炎的首例报告;②在既往体健的患者中脑膜炎由链球菌导致;③洗牙后无乳链球菌作为脑膜炎的病原体。
这是首次报告专业洗牙后出现脑膜炎。文献显示,有几例炎症性脑病是经过牙科治疗后出现的,但不是专业洗牙。
既往也有一些健康患者出现GBS脑膜炎的病例报告。易患病似乎并不是GBS感染的先决条件。口腔菌群多种多样,包含多种细菌。链球菌是主要的寄居细菌。口腔菌群中常见的代表性细菌为轻链球菌或血链球菌。
虽然无乳链球菌常在胃肠道和阴道黏膜上寄居,但其在口腔菌群中很少出现。鉴于某些饮食习惯可以经口传播,至少可以假定GBS暂时存在于口腔菌群中。
这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在专业洗牙后几个小时出现警觉障碍,之后伴有发热、头痛和假性脑膜炎,提示立即出现了菌血症和脑膜血源定植,血培养和CSFPCR阳性可以证明。
医脉通编译自:HollaschH.NiesenW.-D.BardutzkyJ.MeningitisCausedbyStreptococcusagalactiaeafterProfessionalToothCleaning:FirstCase.LogoCaseReportsinNeurology.doi.org/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