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安排,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武汉封城的前夕,我来到了美丽的硅谷、心中的桃花岛–阳气诊所(老师注:桃花岛是倪老师以前用来形容他在MerrittIsland的诊所),追随倪师传人,直击经方的勇猛与深邃。
对症下药,同症同治。
新冠肺炎肆虐东方,而在大洋彼岸,流感也正在席卷全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显示,年9月份以来,流感病人已超过万人,死亡1.4万人。还记得一个混血女孩,周末滑雪回家的第二天,就出现了强烈的咳嗽、低烧症状。就诊期间,女孩多次干咳,咳的很深;粘稠黄鼻涕,伴有鼻塞;平躺时,咳嗽会加重。脉浮,舌微白,无苔。短短三天时间,病邪已由表入里、由寒化热,从太阳中风快速发展到射干麻黄汤症。同时,还伴有肺痿的迹象。可见这次流感病势之凶险,真为小姑娘捏一把汗。据老师的临床观察,近几年美国流感有逐年加剧的势头,病程发展越来越快,留给医师处方的窗口很短。因此,在治疗时,务必做到辨证准确。此次流感的主症是强烈的咳嗽,多为寒湿、饮症、寒化热、肺痿等。咳症因变症多,自古以来,被医家认为难治。老师辨证论治,多以葛根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葶苈大枣泄肺汤、麦门冬汤为基础方或复方加减,疗效显著。从患者复诊情况看,无一不中。
在这疫症流行的特殊时期,不免将美国流感和新冠肺炎联系在一起。病名虽异,同症同治。我想这也是老师能够远程诊断,治愈万里之外的4名新冠肺炎病患、医院多名员工无一感染的法宝(老师注:是娄爱芝副院长及汤英主任两位学生挑起重担,杨贞医师和我是远程指导)。正所谓对症下药,而非对“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乍看老师处方,往往难辨经方的踪迹。但仔细揣摩,单方、复方,经方隐现,暗合先贤方意。借午饭机会,向老师讨教缘由。老师说,经方家在处方时,会按诊断、抓主症开药,要药在前,而非简单套方。这样开出的处方,就是能治病的经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如同完备的战术锦囊;而《神农本草》则为经方家准备了各种武器。我们研读经典,就像武术家平日苦练各种套路、招式,熟练使用各种武器一样,十年磨一剑,在实战中,方能随着对手的变化,见招拆招,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和本能反应。道可道,非常道,此处无招胜有招。
至此无为境界,除对病理、病机的精准把控外,对药物的功能、靶向及服药后的反应,要相当熟练和自信。倪师曾在《人纪》中提及《胎胪药略》,并将他心中领略的药道,在著作和医案中展现的一览无余。老师得倪师薪传,用药精准,百发百中。此次流感和新冠肺炎,都会伴有咳嗽和黏痰,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出现饮症和肺痿。治疗上,会涉及到两组药物的选择。一组是葶苈子和红大戟;另一组是石膏和麦门冬。老师说,葶苈子旨在袪肺组织底部的脓痰。这种症候,往往出现在寒化热,欲发肺痈之际。肺四周的积液,则需要红大戟来处理,这也正是十枣汤的方意。石膏和麦门冬虽都能润肺,但石膏旨在降肺热;对于干咳肺痿,则需要使用麦门冬来生津液,即补肺阴。而当肺部长期燥热、干咳时,就需要二药合用。按靶向记忆中药的方法,不失一种学习、选择中药的快捷方式。仲景先师曾依《胎胪》,完成了上古医方的归经整理。倪师合参经方,逆向还原了《胎胪》,合其象,布其阵,让用药变得精准、从容。倪师曾反复强调,作为医师,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狭义地理解倪师的教诲,我觉得就是要知道开出的每一味药,指向哪里、去做什么、会有何种反应。只有这样,治疗的过程,也是验证和再诊断的过程。比如说,对于阳明便秘,如果大承气汤都无法将燥矢攻出,就要考虑阴实症了。医者易也,老师懂了。
老师在诊治时,往往是针药同施。这也让我有机会目睹倪师传承的诸多配穴和透针。膝五针、皮痒五针、阳陵透阴陵、绝骨透三阴交、外迎香透内迎香、太阳透率谷、地仓透颊车,还有老师总结的安神四针、胆石四针。跟诊时,老师总是边下针,边讲解;针内关,进针要慢。进针太快,病人会因酸胀而抱怨。太阳透率谷,右手进针,左手反向轻推皮肤,可缓解病人的紧张、减轻入针的痛感。针膝眼时,如有粘针,多因有水。针足三里,如酸胀严重,需马上起针。起针慢了,病人会胃痛,有胃出血的风险。这在治疗胃溃疡、胃出血的患者时,需格外注意。大陵可用以安神、治疗抑郁症,需在前半寸的位置,45度斜刺入针;血海行血、破血;三阴交补血。找阿是穴时,先在周边轻按几下,再按穴位。这样病人回馈的压痛位置更准确。如有条件,留针45~60分钟,疗效更佳。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头项寻列缺,临床治症之大穴。但因其位于尺脉之下,终不得其要。跟诊期间,观老师实操,左手拨开尺脉,沿肺经方向,采随法斜刺入针,针头可避开尺下动脉,善。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展示着倪师手法的真传,唯恐吾辈学不去。太宝贵的经历了,感恩。
除四诊外,“呼吸法”被老师广泛地应用于肺部诊断。病人深吸一口气屏住,如肺部有炎症、痰湿,即肺家实症,通常会泄气、咳嗽,或是感觉胸口胀、满、紧,或是咽喉胀、满、痒;然后,再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如感疲惫不堪,乃肺家虚症,多见于老人。根据病人描述的不适部位,老师可快速确定痰湿或炎症的位置,再结合四诊、舌诊和眼诊,给出精准的阴阳、虚实、寒热的综合诊断。几个小小的动作,就可以完成X光透视、CT扫描所不及的诊断,在惊叹大道至简的同时,不由反问,现代医学是在进步,还是倒退?值得深思。
胆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伴有午夜醒来;口苦;右肋下胀满或刺痛,痛引至背、肩膀;吃油腻食物,易闹肚子等症状。常以四逆散加五倍子、海金沙治疗,有效但不彻底,偶有再犯。跟诊期间,从三例胆结石病患身上找到了答案。老师在处方时,除以上基础方外,会加厚朴以宽肠,黄耆以行气。同时,会重用白芍,取酸收之用。如睡眠不好,加酸枣仁。五倍子和海金砂会使汤药很难喝,令人作呕。如病患服药后,没有抱怨难喝,说明方向对了,需要继续服药。通常,排石需要2~4周的时间,甚者长达2~4月。当病人开始抱怨汤药难喝的时候,说明石头开始动了。另外,胆石点、三阴交、太溪和太冲,是老师治疗胆结石的验穴。
神经性疼痛是临床上的顽疾,常见于带状疱疹后遗症、面部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老师分别给出了验方。柴胡、三黄、连翘、银花、蛇蜕、蝉蜕,用以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肋胁刺痛。桂枝汤加葛根,专疗面部三叉神经痛。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疼痛,疗效显著。
倪师提出了奶水化经血的理论,并给出了里热和里寒的两种治症,即里热时,经期提前,经血色深;里寒时,经期滞后,经血色浅。但在临床上,有一种特例。女子里寒,但其经期会提前,经血反而色深。跟诊的第一天,就遇到这样一位病患。她的月经周期是24天,经血色黑,量少,经期长达10天。老师说,这是虚寒所致。通常,因虚寒引起的月经提前,经期都会拖的较长;而因实热引起的经期提前,经期较短。治症上,则是以去寒、补虚为主。
根据老师的解释,结合经血色黑的症候,引发了我对月经的形成和管道做一些延伸思考。《内经》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下,故有子。试想经文给出了经血的源头和管道。肺,法象“天”幕;“癸”,北方寒水,属阴,在脏为肾。女子十四岁后,任脉通,太冲脉盛,在心阳作用下,肺精(阳中有阴为精)沿任脉下达子宫,色白;肾气(阴中有阳为气)沿冲脉(冲脉与肾经在腹部重合)注入子宫,色黑。在小肠热量的蒸化作用下,合化成经血,待宫内血满,在压力作用下,排出体外。简言之,经血是由奶水和肾气合化而成。
如按此假设,当肾阳不守,先行进入子宫时,排出的经血就会色黑或色深。倪师曾传授,可用单味郁金或刺照海来治逆经。郁金,阴中有阳、疏解肝气之品。水生木,肾气旺,肝气随之而旺。实则泻其子,肝经是肾经的子经。仅凭郁金单味之功,疏通肝气,意在降肾气,正是此理。照海,八脉交会穴,肾经和阴跷脉的会穴。泻照海,降肾气,逆经自回。反观逆经的治症,可左证肾气参与经血化生的假设。按此假设,如遇经期提前、经血色黑的虚寒症候,可在强心阳、导奶水下行的同时,固肾阳,以平肾气。配穴上,可考虑巨阙、关元、足三里、复溜,在导心阳下行的同时,补肾、固肾。考虑不周,仍需临床验证。
医者仁术。
还记得一位中年女士,坐在老师面前,焦虑不安的神情。她先生失业已有一年,全家的开支靠她一人维持。近来,因其丈夫从亚洲回美后,自己久咳不愈,被雇主要求在家休息。为了节省诊费,她翻出了以前的处方,自行抓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无法复工,不得以才来到诊所。老师照例做了详细的检查:舌肥大、苔白湿,痰青黄,盗汗,常流鼻血,吸气屏住无不适,诊断为上焦寒湿引起的久咳,伴有寒化热、肺痿症状,与小青龙汤,佐以麦门冬、石膏和葶苈子,并叮嘱不要自行诊断、服药。以后可致电诊所,说明情况。诊所会根据症状,结合以往的病例和处方,给予免费咨询。这时她沉默了,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与依托。
印象中,医院、诊所总是疾病、阴霾交织的地方,令人却步。而在跟诊的日子里,让我感受到的更多是阳光与快乐。来诊的病患很多是老主顾,从孩童到百岁人瑞,多年的守护,早已超越了医患关系,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可以托付的亲人。问诊之余,老师总会和病患聊聊家常、共同的爱好、当下的时事,就诊时间总是飘然而逝。有时会让我产生一种错觉,这是在看病吗?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貌似轻松、诙谐的交谈,患者的音容笑貌、气息变化和情绪波动,与老师交感而生,诊断过半已。正是高超的医术、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洒脱的人格魅力,换来了病患的认可、尊重与信赖,这恰恰是医者最需要的。病患需要做的就是快乐的过活,把疾病交给医师来处理。在老师的诊所,我感受到了这种托付。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诊室开心的一幕。一位被西医诊断为少年关节炎的青春美少女,运动受限。经西医和中医长达两年的治疗,均无改善。老师接手后,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进行治疗。女孩的每一次回诊都有明显改善,踝关节和肘关节的疼痛已消失,不能弯曲的膝关节也在松动。每次来诊,老师都会施以膝五针。女孩原本非常怕针,但在疗效面前,女孩愈加勇敢,并用她独特的方式–美声练声,排解着下针时的恐惧。站在一旁的我,默默地为她的勇敢加油、为她充满磁性的歌唱喝彩、为她美丽的明天祝福。
除了针药治疗外,老师还会在生活上给予辅助指导。一位中年女士,苦恼于自己的体重。西方医学研究显示,大腿是人的第二心脏,血液的回流主要靠肌肉压力差来完成。这与倪师所说的“小肠是第二心脏”如出一辙。锻炼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回流,也就是在锻炼小肠。随着年龄增长,运动量减少,肌肉压力差变小,血液的回流能力变差,人会随之变胖。老师建议先做15分钟的举重无氧运动,迫使肌肉压力差变大,帮助血液回流心脏。再做45分钟的慢跑或散步有氧运动,加强心脏功能。坚持一段时间,人一定会瘦。另外,人老筋缩,长期坚持瑜伽训练,有驻颜的功效。我在一旁,边记录边窃喜这意外的收获,太太一定受用。
老师的很多患者是中医发烧友,慕名而来。就诊时,老师总会用中医的专业术语讨论病情,讲解月经的形成及与疾病的关系,皮肤干燥、瘙痒与表实、血虚的关系,用图示描述眼诊和舌诊的诊断过程。老师语速极快,思路缜密,信息量大,全是干货。就诊的过程,如同一堂精彩的中医辨证课,毫不吝惜地分享着丰厚的临床经验,延续着倪师医道的传承。
大战在即,粮草先行。
医师制定的治疗方案,在战略、战术上,攻守之间,都得靠药物的单兵出击或是协同作战来实现。而药物的储存、炮制、品相的优劣,更是决定着战斗任务能否按时、按地顺利完成。长久以来,我积累了很多与药物有关的疑问,在药房理药、抓药的过程中,逐一找到了答案。感谢林医师、庄医师,还有美丽的小姐姐小樱无私分享和耐心传授。
倪师曾在讲解四物汤方意时,说当归意在补血,实则润肠。当打开冰箱,看到油光四溢、金灿灿的当归切片时,让我瞬间明白了老师所指:通利肠道。正是冷冻的环境,保持了当归的油性,使它能通肠活络,血当自归。
抓药过程,发现了几味有趣的饮片,熟悉的名字,陌生的品相。瓜蒌实,治疗胸痞的要药。色青,横切,外形酷似心脏的横切面。在国内药店买到的全瓜蒌,黄褐色,应该是被炙过了,虽是横切,但已被压扁成条,失去了取象比类的用意,感觉也丢掉了它的“神”。葛根,色白,不规则块状,多纤维,应该是生葛根,并没有经过炮制,这与印象中规则的、灰褐色的葛根块截然不同。炮附子,固肾阳、固表之要药,微黄,有黄土烘培的焦香。国内多以卤水炮制的黑附子入药,色黑、味咸。炙黄耆,色红,味苦,入心。老师常用以配合桂枝,强心补气。
麻黄,又称青龙,宣肺、发表、发阳的要药。但对于心脏功能不全、贫血的患者,需要慎用。之前曾有贫血患者服用含有麻黄的方剂后,会盗汗、心悸。这时,老师会用荆芥穗、防风或白前来替代。
生半夏,俗称婆婆药,是祛痰、利水、降呕逆的要药。在治疗脑瘤、脑积水时,生半夏更是必不可少的排水要药。时医多以清半夏、姜半夏入药。而在跟诊期间,老师开出的都是生半夏,佐以生姜。老师多年的用药经验证明,生半夏是安全的、可靠的。每当用到半夏时,都会想起倪师讲的给爱唠叨的婆婆饭里加点生半夏,致其括囊的故事,开心一笑的同时,生半夏的功用早已潜移默化地铭记于心。
生硫磺,即石硫磺的粉末,色如雏鸡,是通利水道、消除水肿的要药。配合牡蛎,更是通利三焦、消积的不二之选。老师说,平人用生硫磺,不会有反应;病人则会流汗、肋下痒。大多数情况下,会将生硫磺单包,与其它药物一起煮,这样比较温和。急症时,也会后下、生用,热性大。跟诊期间,目睹了老师临症处以生硫磺的多个病例,让我有机会见识到这味道家圣药的大功大德。需要即是补药,以此。
祖师留下法,惜无传法人。
多年前,因哥哥给的一张《黄帝内经》光盘,与中医结缘。从初学《人纪》的迟疑,到先学后思的坚心,曾斗胆尝试倪师的配穴、方剂,无一不实、无一不效。赞叹于国粹博大、医道精深之余,苦于无师护佑的惶恐,铭记“最后一步”的警言,履霜前行。今得老师应允,跟诊学习,亲历薪传,实为万幸。
大道至简,倪师医道已彰,同人之势不可挡。期盼再次来到加州,在巨人的肩膀上治实学,合其光,同其尘。
岁次庚子仲春月记于北京家中后学王建成
老师评论:
王同学是学理工出身的,多年来从事材料进口及代理,事业有成,目前是青岛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七年前接触中医,五年前开始研读倪海厦老师的人纪中医教材,反反复覆看了好几回,私底下也帮助治疗了很多家人和朋友,医院中医科实习针灸,实属难得。王同学这次来诊所跟诊三周,因为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学习吸收量大过其他跟诊学生,也能了解我看诊时的许多动作及药方背后的考虑。王同学有志成为专业中医师,以他目前学习的状况,及处理事情的周全,将会是一位相当优秀的中医师,可以帮助到很多人!
温馨提示
本栏目意在为大家介绍中医经方的基础常识,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之用,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不是让大家粗浅地看一遍之后就自己去开方子抓药哦!身体需要的时候,一定要请医生辨证开方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