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躺在苍白的病床上,头躲在爸爸背后,又忍不住骨碌着大眼睛好奇地在我们身上打转。露出纤细如竹竿的四肢,顶着大大的手掌和脚掌在不停地扇动。仿佛在用他特有的方式和我们打招呼。
“宝宝,不要怕,这些都是好医生,你出来给医生叔叔看一看。”李伯亲昵地拍着儿子的头,鼓励他正面对着我们。
患儿被他爸推出来之后,端着略微恐惧的表情,极不情愿地撒了个娇,无力地靠在李伯肩膀。我们都看得出来,他特别依赖李伯。两个人靠在一起对比特别地鲜明,患儿顶着一个光溜溜的大脑袋,那双未染尘世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在患儿身旁的李伯却显得分外沧桑,像被生活榨干了一样。那布满血丝的双眼被皱纹紧紧包围,深深地镶嵌在他那风干的脸庞。一缕缕灰白的头发在窄小的脑袋上打卷纠缠,被风扇吹起的几捋白发争相诉说着他的苦楚。
“他小的时候得过黄疸,医院治疗,医生说要做手术,但是我没有钱啊!只好带他回家了。当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地方,我说的话他都能理解,只是很迟都没有学会说话。我当时也没放在心上。”李伯坐在床边抚着额头叹了口气。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这父亲当得也太不合格了!我心里暗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我边逗着患儿边提问,“大概多大开始抽搐的呢?”
李伯思索着回答,“大概一岁半或者两岁左右吧,他就开始出现大抽搐,四肢强直,眼睛看向一旁,口吐白沫,嘴唇青紫,我无论怎么叫他都没有反应,只有喉咙时不时地发出叫声来。最久的一次持续了半个小时以上。”
“我之后就带他去赤脚医生那里看病,说是癫痫,拿了这几种药回来吃。吃了之后,他就从原来的一天发作好几次,到平均一个月发作一次了。”
李伯拿出几瓶药盒子给我们看,药盒子上标记着1、2、3、4的编码,上级接过药盒无奈地说道,“这个药就是赤脚医生为了预防病人去别的地方买而标上的编码,目的就是不想让他们知道药名。”他打开盖子一看,很快又皱着眉头递到我面前,我好奇地凑过去,才发现里面的药片很多都长出绿色的绒毛了!
“你不知道这个药片都发霉了吗?不能再继续吃了。”
李伯听到后唯唯诺诺地应了一声,又小心翼翼地把药装好放在包里。
我们看了当地的片子,惊奇地发现患儿大脑袋的原因:里面全是脑积水啊!患者应该是从小就出现代偿性脑积水增多,撑大了脑袋,一步步适应到现在,所以除了继发癫痫的发作,平时根本不会有头痛、头晕等其他不适。
我们让患儿下床走几步路观察一下。李伯扶着儿子下床,只见患儿顶着像是里面装着半瓶酒的大酒瓶一般的脑袋,晃晃荡荡、摇摇摆摆地用大脚丫踩着失稳的步伐。远远望去,如同一只受伤的鸭子一般晃荡挣扎。患儿边走边回头,李伯一直咧着嘴巴,鼓励儿子再走回来。还差几步的时候,患儿一头扎进李伯的怀里。李伯稳稳地抱住他那已快成年的儿子,宛若三岁时那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医院住下了。时值夜班,我刚处理完新病人,李伯便过来问询检查结果。我笑着说,“你儿子很依赖你啊!”
李伯有点得意地回道,“那是啊,我一手拉扯大的。我做什么都要带着他,去哪里也不敢扔下他,否则他就会吵闹很久。每次吵闹后就会抽搐发作。”
我好奇地问道,“那他小的时候有手术机会,为什么不给他试试呢?”
李伯谈到这个,脸色突然黯淡下来,“这个娃命苦啊!那个时候遇到我真的是很命苦。”
我心里一惊,脱口而出,“这孩子不是你亲生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李伯点点头,默认了,“我年轻的时候无所事事,抽烟喝酒样样齐全,所以也没有谁看得上我。等到我父母都走了后,更没人管得上我了,就这样蹉跎到四十好几。有一天深夜,突然就在路旁听到了这个小崽子的哭声,可响亮啦。吓得我把手中的酒瓶子都掉地上了。”
李伯拿着水杯边比划边说,“我第一次看到那么白嫩嫩刚出生不久的小孩,整个人马上就清醒无比,鬼使神差地抱着孩子回家了。”
“我原本想浑浑噩噩一个人这样过一辈子应该没问题的,身上也穷得叮当响。开始也没想着真要养这孩子,也压根养不起嘛。所以四处托人打听这是谁家的孩子,但都没有线索。我也狠过几次心,深夜把孩子抱回原来的地方,看有谁会捡回去。但是我躲在暗处很久,都没人过来,只有孩子越哭越响。那一阵阵哭声尖锐地划到我心上。我就在那一刻决定,要和这个孩子相依为命,我有一碗粥喝绝对不会少他一口。”
“我也努力想当个好父亲。我甚至把几十年的烟酒都戒了,就为给娃凑口奶喝。只是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孩子有些不对劲,全身蜡黄蜡黄的,跟个小黄娃一样。听了别人的建议,医院。医生说要做手术,但是我真的凑不出那些钱啊!”
“我想着,这孩子命这么硬,都从荒草地里活过来了,应该这关也能过得了吧。所以我抱着拼一把的心态,带孩子回家了。”
“回家后,黄疸倒是慢慢消退了,但头却越来越大。之后就跟前面说的一样开始抽搐,智力也停留在三岁。唉,也真是我前半辈子造孽啊,害了这个孩子。如果碰上的是有钱人,也许孩子就不会这样了。”李伯看着头颅磁共振懊恼地说道。
听李伯说完,我陷入深深地沉默中,为自己之前对李伯浅薄的误解感到愧疚。李伯为了孩子从一个浪荡地酒鬼,变成一位努力拼命的父亲,他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孩子最好的生活,孩子无声地依赖更是对李伯父爱的表达。
经过科室讨论,最终给这个孩子制定了一个在李伯支付能力之内的方案,叫他坚持给孩子服药,定期复查就好了。
出院的时候,李伯拿着药感慨不已,“这个孩子让我后半辈子变得更好。我现在老了,最不放心的就是他啦,有了你们的这些药,可以逐渐稳定他的病情。我只要教他学会生活自理就好了,以后也能安心地走,是不?”一旁的孩子像听懂了一般,不安地扯着李伯的衣角。
李伯像得到安慰般,一手抱着十三岁的大小孩,一手拿着行李回家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看着跟入院时一样的大小脑袋并排在一起,我却觉得极为相称了。谁说有血缘关系的才是真正的亲人呢。不计一切地想给孩子最好生活的都是合格并且优秀的父亲。有些人,不是父子,却胜过父子。
医联代言人打造计划进行中,我们正在寻找最有想法的你,有创作意愿请勾搭狂野运营:liudongyan
medlinker.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